茶,除了它變化多端的外觀、湯色、滋味,增強免疫的保健功效,令人尋味的還有它那歷經千年未絕,從深山密林到佛前廟院,又從王孫貴胄、文人騷客的手中,逐漸落入百姓家的文化歷史。
千年文化,灼灼其華。而今的人們,通過影視藝術作品看到千百年前古人煮茶烹茶論茶的生活樣貌,透過古代著作了解當時的茶文化。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就是其中的一部經典,至今還為茶人所津津樂道。
《紅樓夢》從第二回開始就寫到了關于“茶”的描述。有人做過統(tǒng)計,《紅樓夢》中提到茶的描述共有兩百七十多處,涉及茶、茶器具、茶食、茶禮儀、茶風俗、茶聯(lián)茶詩等等。
為更全面、準確地讓大家了解《紅樓夢》中的茶文化,說茶傳媒采訪了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曹雪芹研究》副主編位靈芝。
溯古源今看茶葉
追茶《紅樓夢》,我們先談談那時的茶。
《紅樓夢》中提到過千紅一窟茶、楓露茶、普洱茶、女兒茶、六安茶、老君眉、杏仁茶、女兒茶、龍井茶、暹羅茶等,這些茶類除了“千紅一窟茶”是曹雪芹以諧音杜撰外,其他的在今天都還有跡可循。
楓露茶、女兒茶、普洱茶在很多“紅學”學者看來,都屬于普洱茶系列,也有人看到在典籍上記錄,楓露茶是用楓葉蒸餾提取而成,取其葉之紅潤明亮,但后人認為蒸餾出來之后就不會是兩三次之后才出色了,與文本描寫不符,而更傾向于認為是普洱茶的一種。
六安茶在清代時即為皇宮貢品,是綠茶中的名品,雖是好茶不言自明,但因賈母年老,又剛吃過葷腥食物,這時喝綠茶與腸胃不和,所以賈母才說出不喝六安茶的話來,文中這樣的情節(jié)也是作者要表現賈母善養(yǎng)生攝體之意。
普洱茶自乾隆年間開始有了窩堆發(fā)酵的技術,從生普自然發(fā)酵變成了人工發(fā)酵,改變了茶的口感與性狀。
杏仁茶、老君眉從工藝制作上推斷,與今天應并無大的變化,唯原材料可能因生產環(huán)境不同和茶樹品種更新?lián)Q代而略有變化。
暹羅茶顧名思義是產自暹羅國的茶。暹羅是元末明初以后中國對泰國的稱呼(saysm)。王熙鳳說:“那是暹羅進貢的,我嘗著也沒什么趣兒,還不如我每日吃的呢?!绷主煊駞s說她吃著好,根據《紅樓夢》寫作于清代前中期的時代來看,那時暹羅國所產的茶應多為綠茶。林黛玉是蘇州人,小時生活在南方,比較習慣喝龍井之類的綠茶。而今日泰國不僅產綠茶,受了世界貿易和文化交流的影響,現在也制作紅茶、烏龍茶,而且習慣加一些不同的香料來調節(jié)口感。
《紅樓夢》中最具爭議的當屬“老君眉”,它的真身究竟是君山銀針、萬安銀針、白茶,或是武夷名叢,眾說紛紜。湖南的君山銀針和安徽的萬安銀針,歷史悠久,但在明清兩代都沒有把它們稱作“老君眉”。而在清光緒年間所著的《閩產異錄》中,提到了“老君眉”這一茶名,載有“老君眉,光澤烏君山亦產,葉長味郁,然多偽”;清道光年間的《重篡光澤縣志》又記“茶以老君眉名,烏君山前后皆有”;民國《崇安縣新志》則把清代“老君眉”茶列為《武夷歷代名叢奇種名稱一覽表》中的名茶之一。
也有不少茶人結合學者的研究,對君山銀針、武夷名叢、福鼎壽眉分別進行品鑒,認為從名字來歷、外形來歷、口感、沖泡方式上看,現今福鼎白茶里的“老壽眉”更符合文本描述。
《紅樓夢》中的老君眉究竟是什么茶始終沒有定論。個人有個人的看法,感興趣的讀者不妨自行“考古”一番,也可以在“滿紙茶香今何在——首屆尋找‘紅樓夢中茶’大型文化活動”中與專家學者,好茶好書的朋友共同探討,或許能碰撞出新的觀點。
“滿紙茶香今何在——首屆尋找‘紅樓夢中茶’大型文化活動”是第十三屆北京國際茶業(yè)及茶藝博覽會(4月23-26日,全國農業(yè)展覽館)的重要活動,由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主導,北京曹雪芹學會全程學術指導,打造紅樓夢文化與茶產業(yè)有機互動,茶與文化產業(yè)的有機融合。
引經據典論茶道
茶是《紅樓夢》時代日常生活的必須,從所喝茶葉也足以看出賈府的吃穿用度規(guī)格之高。難得的是曹雪芹通過寫茶去表現書中人物不同的人生境遇,細細斟酌一番,字里行間皆有真意。
天上的太虛幻境,喝的是放春山遣香洞產出之仙花靈葉,用宿露烹制,名之曰“千紅一窟茶”;
人間的富貴賈府,喝的是楓露茶、普洱茶、女兒茶、龍井茶、暹羅茶、老君眉,因人而異,因時不同;
晴雯的嫂子多姑娘家,爐臺上也要有個黑煤烏嘴的吊子,時常煮著絳紅的茶,雖咸澀不堪,并無茶味,在病中的晴雯喝來,也似得了甘露一般。
警幻仙姑招待寶玉的“千紅一窟茶”,是作者的狡猾之筆,是為天下的女兒們一哭的諧音,借此指出了《紅樓夢》一書為“閨閣女兒昭傳”、為天下女兒鳴不平之意;賈寶玉要喝的楓露茶,表達的是一個公子哥兒飫甘饜肥之后消食飲品的講究;王熙鳳送給黛玉喝的暹羅國進的茶,味雖淡了些,卻引出了王熙鳳對林黛玉心事的嘻笑:喝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兒?妙玉給賈母奉上的老君眉,是對一個云空未必空、深諳世情人心的出家人的白描;晴雯臨死前喝的不成茶的茶,是對一個“心比天高、身為下賤”的人的嘆息。
這林林總總不同故事情境中出現的茶,都是因人而起,《紅樓夢》中的茶,說的是人生百味。這一點,到現如今也依舊適用,喝茶的智慧自古如一。
茶人論《紅樓夢》,必定逃不過一個經典橋段,也就是第四十一回“攏翠庵茶品梅花雪”。這一回是《紅樓夢》中描寫品茶情節(jié)最為細致的一節(jié),茶具的珍貴、茶水的不凡、品茶之道都被一一描述體現,就連妙玉斟茶的動作都躍然紙上。
妙玉以一個茶人的形象,展示了她在茶類、茶具和用水的專業(yè)性。寶玉因為不識杯,黛玉因為不識水,均被妙玉以俗字奚落。再珍貴的茶杯,在妙玉眼中被劉姥姥那樣的俗人一喝便俗。人不識物,物卻識人。妙玉于物的看重,恰好比寶黛俗了一層;俗與不俗,不在外物,而在內心;當妙玉以外物相論時,被妙玉說俗的寶黛二人是俗在物上,清在心內;而妙玉卻潔在物上,俗在心里;亦即“欲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因為由俗而仙方是真仙,由色而空才是真空。妙玉與寶黛間的清俗之論,于品茶之際品出了人的品貌。
從妙玉品茶一節(jié)即可看出《紅樓夢》是一部慈航普渡的覺悟之書,曹雪芹選擇了妙玉這樣一位身在空門,又極擅茶道的人來解讀雅俗,足以令今人鏡鑒。 人世中的雅俗不在于是入世還是出世,也不在于是廟堂之高或江湖之遠,不在于富貴貧窮,在于的是心境,是在日常之中,以雅人深致去體味一杯茶、一碗飯或者走一段路、欣賞一片風景,不以世俗之標準去規(guī)范或評判。
沉溺功利,分別貧富,就是俗;心存美好,超越物欲羈絆就為雅。正如茶之于人的生活,天地所鐘,香氣天成,人盡其用,各美其美。
茶文化,最重要的是給人帶來超越生活日常的美感,在品茶中品出人生百味,《紅樓夢》既是人生覺悟大書,以茶融入每個人的生活,在品茶中品出每個角色的人生情境,也是曹雪芹的匠心獨運。
時間之河川流不息,復興路上風華正茂。隨著國潮風漸興,我們有理由相信傳承千年之久的茶文化將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載華夏文明乘“一帶一路”之東風,遍及全球。而茶文化的復興藍圖,是千萬個你我飲茶論茶共同描繪而成的?!翱脊拧敝袊糯栉幕ㄟ^如《紅樓夢》一般的經典著作,我們與茶葉文明歷史面對面。感受厚重的茶文化,這是復興道路上最直接的體現。
文中所述不過《紅樓夢》中的冰山一角。所幸,我們還能有一個難得的機會,與全國各地的茶友書友共同聚集在第十三屆北京國際茶業(yè)及茶藝博覽會的現場,一同穿越清朝,追溯書中的茶情景,進一步了解《紅樓夢》與茶的深刻聯(lián)系。據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茶產業(yè)委員會秘書長魏有介紹,現場將通過一場高峰論壇,明晰文化究竟如何去賦能茶產業(yè),茶企又如何借勢文化底蘊塑造品牌。茶文化復興路的趨勢走向,我們或許也能從中勘探一二。
“滿紙茶香今何在——首屆尋找“紅樓夢中茶”大型文化活動”于今年正式開啟。本次活動將通過3大主線、6場活動推動《紅樓夢》與茶文化的融合。
4月4日
首屆尋找“紅樓夢中茶”清明特別活動將在曹雪芹西山故里——北京植物園曹雪芹故居西側的芹溪茶舍(凹晶館)舉辦。
4月23日—26日
全國農業(yè)展覽館1、3、11號館,第13屆中國(北京)國際茶業(yè)及茶藝博覽會將舉辦文化論壇與游園會活動。
屆時,我們不僅將以茶葉、茶具、茶點再現紅樓,還會將邀請《紅樓夢》演員、制作人到現場追憶紅樓往事,還有曹紅學專家們來現場與大家進行《紅樓夢》中茶文化的探軼、解讀,更有漢服、茶服打卡互動活動。
《紅樓夢》知識競答、文化論壇講座、紅樓夢現場游園會等各類趣味體驗式活動也將精彩上演。
注:內容來源說茶ShowCha,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