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坐下來準備喝茶,一位負責泡茶的人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坐下后拿起泡茶桌上的毛巾擦了擦手。應該是剛忙過什么事的樣子。接著就把放在爐上的小鍋子注滿了水,打開瓦斯開關將水煮開,用竹夾子將排放在大碗上的杯子一個個放入鍋子內,煮了一會兒夾出放在客人的面前,接著還煮了茶壺煮了茶盅。
我們是多么希望在坐定以后,泡茶者是氣定神閑地走出來,與我們打招呼,坐下來開始泡茶。我們并不是要泡茶者先坐在泡茶席上等我們,我們知道應該尊重泡茶者的專業(yè),他們不是我們的茶僮,不是來侍候我們喝茶的,他們是泡茶師,是為呈現(xiàn)泡茶、奉茶,以及茶湯之美的專業(yè)人士。
我們希望泡茶者事先已清洗、烘干好茶具,不需要在品茗者面前從事這些煮茶具的工作。我們從泡茶席的整齊清潔、從泡茶者的穿著舉止、從各項茶具擺放出來的風采,我們知道那是干凈衛(wèi)生的,是專業(yè)的,是值得信賴的,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還談什么生活品質,還談什么茶道呢。
有些泡茶席上裝了供應熱水的水喉,手一按就可以提壺沖茶,姑且不說水喉的位置與造型是否配合泡茶的美感,只是看不出可以調控水溫的設備,就讓人懷疑是否可以把茶泡好了。因為不可能什么茶,或是同一壺茶的數(shù)道茶湯都使用同樣的水溫。
現(xiàn)在的煮水器是可以設計成瞬間調控成不同溫度的,或是同一個煮水器有數(shù)個不同溫度的出水口,可以使用這樣的設備,但是一定要規(guī)劃成美觀又方便的樣子。
很多家庭與賣場的泡茶席,擺設茶具的地方是一個頗大面積的木制或金屬泡茶盤,泡茶盤靠近泡茶者的一方安插了一條排水管,直通到泡茶桌下的水桶。使用者認為這才方便,尤其是一天要接待很多人喝茶的時候。但是看來是有點粗糙,如果再加上泡茶時又是溫壺、又是溫盅、又是燙杯、又是淋壺,真是水流個不停。我還特別舍不得這些水,講究泡茶用水的人,這些水可能是買來的、可能是遠地運回來的、可能是精心處理過的,都是高價又珍貴。
如果省略掉溫壺、溫盅、燙杯、淋壺,就可以節(jié)省許多泡茶用水,泡茶盤上也不會到處濕淋淋的,也不會有那么多水需要傾倒。事實上溫壺、溫盅、燙杯、淋壺是可以省略的,除非需要特高溫的茶才需要將壺溫熱,避免降低了泡茶的水溫。泡茶結束后也不必在泡茶席上清理茶具,喝完最后一道茶,賞完葉底就是茶會的結束,將茶具送回水間清洗。
泡茶喝茶前就擺出了一盤盤的茶食,品茗者就座后,不論泡茶者是否已經(jīng)到位,就開始吃了起來,當泡茶者開始泡茶,依然啃瓜子聲不斷,嘴巴咀嚼個不停。
這個現(xiàn)象代表著什么,代表著泡茶喝茶還沒有被當作獨立的一件生活藝術看待,只是其他活動的陪伴角色,看戲喝茶、下棋喝茶、讀書喝茶,都是屬于這個范疇。
這個場景依然可以存在,但是希望另一個場景產(chǎn)生,那是泡茶者與品茗者專心欣賞、體會泡茶、奉茶、喝茶的美,茶食是在幾道茶湯之間用于提高香味感受度而提供的,只是精致的一小口,不必咬食半天,食用后不留痕跡地回到喝茶的主軸,繼續(xù)品賞另一道茶湯、欣賞泡茶用水、欣賞被泡開的葉底。
來源:茶道傳媒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