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落在云南邊地的半部“茶經(jīng)”

遺落在云南邊地的半部“茶經(jīng)”

3閱讀 2023-09-04 08:54 文化

拾起遺落的半部《茶經(jīng)》

在歷史學的領(lǐng)域中,有這樣一種理解歷史的思路:“ 歷史沒有唯一的答案,也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歷史就是一種解釋。”的確,許多人喜歡的不僅是歷史本身,更希望從過去中找到當下的某種連接點,以找到更多的解讀與答案。這樣的心思同樣適用于茶的世界中。成書于八世紀六、七十年代的《 茶經(jīng) 》,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這部書不僅受到了我國歷代文人雅士的推崇,作者陸羽后來還被人們譽為“ 茶圣 ”。直到今天,相信每一個茶人或多或少在潛意識中都藏著書中這樣一句話:“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p>

《 茶經(jīng) 》原文并不長,當時陸羽開創(chuàng)性地從“ 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 ”著手,不過數(shù)千字的篇幅間,全面扼要地對迄至唐代的茶葉做了闡述,涵蓋了茶樹生長、栽培、采摘、制作、煎煮、飲用、相關(guān)文獻匯集等諸多方面。被譽為“ 當代茶圣 ”的吳覺農(nóng)先生所著的《 茶經(jīng)述評 》是當今研究《 茶經(jīng) 》最權(quán)威的著作,在他對《 八之出 》這個部分的述評時就提出,陸羽撰寫《 茶經(jīng) 》時云南已建立了南詔國,但因其不在唐的行政區(qū)劃之內(nèi),《 茶經(jīng) 》未把南詔列入《 八之出 》內(nèi),但從“ 出 ”的含義來說,是應(yīng)該把南詔(即云南)列入在內(nèi)的。

陸羽遺漏的,偏偏就是目前公認的世界茶樹起源地 —— 云南。云南是目前發(fā)現(xiàn)野生大茶樹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瀾滄江兩岸最為集中。生活在這里的古老民族,早在數(shù)千年前便在這片土地上馴化、種植茶樹,人與茶樹,信仰與被信仰,悠遠的“ 人樹文化 ”在今天依舊如吉光片羽般余存?!?茶經(jīng)述評 》中還提到“《 茶經(jīng) 》中有的內(nèi)容由于時間的流逝已無現(xiàn)實意義,如關(guān)于造茶、煮茶、飲茶的器具等部分?!钡娴娜绱藛?在云南邊地,這些久遠的記載依舊有著超越現(xiàn)實的意義。譬如在云南的許多產(chǎn)茶之地,當?shù)厝诉€普遍保留著烤茶的習慣,德昂族的酸茶、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竹筒茶這些少數(shù)民族茶俗未被時間淘汰,近年來更陸續(xù)成為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 茶經(jīng) 》對云南邊地的這份遺漏,特別是對普洱茶前世今生的追求,宛如一顆尚未萌發(fā)的種子,一直埋藏在我們心中。去年深冬,編輯部在林海莽莽的無量山間行走時,“ 遺落在邊地的半部茶經(jīng) ”這句話如同來自遙遠世界的召喚般,突然在耳畔響起。無量山,何許山也?唐代樊綽《 蠻書 》中“ 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 …… ”所說的銀生城界諸山中,與瀾滄江相連相依的無量山便是其重要山脈。樊綽比陸羽小了百歲有余,百年后,樊綽踏上了陸羽未曾到過的“ 云南之旅 ”,雖僅寥寥數(shù)語,卻為今天的人們留下了云南茶穿越千年的思緒。

這次的主題講述,是從陸羽開始的,小到陸羽的“ 顏值 ”,大到陸羽在佛家思想與儒家思想交匯下的人生以及《 茶經(jīng) 》的著成背景,我們希望儀式感滿滿地致敬《 茶經(jīng) 》,致敬這部茶之典籍的思想,同時也希望基于此延展出遺漏在邊地的那部茶經(jīng)。

或許,這次我們書寫的亦屬于云南茶的歷史。云南茶史悠久龐雜,相關(guān)文獻著作浩如煙海。尤其近些年的著作中,多以資源現(xiàn)狀、種植、工藝、市場產(chǎn)業(yè)等方面來撰寫,大多閱讀下來,羅列堆砌感較重。有沒有一種可能,適當摒棄一些不必須的信息,也不做草率的資料“ 二道販 ”,就專注于言簡意賅的《 茶經(jīng) 》脈絡(luò),關(guān)懷茶圣陸羽對待這片茶葉炙熱的人文溫度,將繁雜悠久的云南茶史梳理成精簡有趣而與眾不同的模樣,用心重新拾起這部遺落在云南邊地的半部茶經(jīng),為求拼讀出中國茶業(yè)歷史文化的全貌。

作者|唐蓉

來源:普洱雜志

如有侵權(quán) 請聯(lián)系刪除

上一頁:廣西三江:侗鄉(xiāng)秋茶加工忙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

相關(guān)閱讀

昌寧紅茶簡介
430閱讀
茶友網(wǎng)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