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茶論》是宋代皇帝宋徽宗趙佶編著,成書于1107年。全書約2900字,分為序、產(chǎn)地、天時、采茶、蒸壓、制造、鑒辨、白茶、羅碾、盞、筅、瓶、勺、水、點、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21節(jié)。
(1)序言
作者在序言中談吃飯穿衣為飽腹御寒是人人都知道的事,但飲茶,一般人卻不知是“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簡潔,韻高致靜”的道理。作者說本朝建貢茶基地建溪,造龍團鳳餅,名冠天下,文人雅士為“熏陶德化,咸以高雅”爭相品茗斗茶,所以近年來茶的采摘越來越精,品質要求越來越高,烹點越來越妙,卻不知道種茶、做茶的辛苦,斗茶之難,所以我對茶作了研究,寫成這本《大觀茶論》。
(2)產(chǎn)地
這一節(jié)是說茶樹種植的地方不能太陽,也不能太陰,要“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3)天時
這一節(jié)是說驚蟄開始采茶時,越輕寒茶葉生長越慢,茶工可從容細致地做茶,其茶色、味兩全;越很熱時,茶葉生長越快,茶工做茶時就不能細致地去做,“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制,茶黃留漬,其色味所失一半”。這一節(jié)是談做茶的時候,天時是很重要的。
(4)采茶
這一節(jié)是說茶要在黎明太陽出來以前采摘,日出后就不能再采了。茶要用指采,不能揉采,手上有了汗,茶就不鮮了,所以茶工要帶清水,采后的茶芽要放在水里。凡是芽如雀舌、谷粒的是斗茶用的。一芽一葉為好茶,一芽二葉次之,其他就是下茶。做茶時魚葉、黑蒂都要去掉,否則會影響茶的色澤和味道。
(5)蒸壓
這一節(jié)是說蒸壓很有學問,生則色清味烈,熟則色紅而味悶壓久則味澀,不足則味淡。所以蒸壓要恰到好處。
(6)制造
這一節(jié)是說在制茶時工具要清潔,要趁熱研膏,焙火要好,當天采下的茶當天做完,不能過夜。
(7)鑒辨
這一節(jié)是說如何鑒別茶餅的好壞,茶多種多樣,像人的面孔樣各有不同,要看它的顏色、形狀,研末后看其黑白,也要看餅的硬度,現(xiàn)在有外山茶,以次充好,所以要很好地鑒辨。
(8)白茶
宋代很崇拜白茶,這種茶很難得,只有在山崖樹林之間偶爾有之,葉瑩薄,很難制造,若做好了,如玉在璞,品質極好。據(jù)說今天的安吉白茶就是宋代徽宗所談的那種白茶,之所以品質好是因為氨基酸含量高。
(9)羅碾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點茶時用的羅和碾,碾以銀為上,鐵次之,槽不能太深而陡,輪不能太薄而銳,羅要輕而平,不能太細。
(10)盞
這一節(jié)是說茶盞以青黑瓷為好,特別是兔毫盞,盞不能太深,要微寬,盞要厚,保溫則好。宋代崇尚茶湯要白,所以盞以黑釉為上,最好是兔毫盞。
(11)筅
這一節(jié)是說打茶的筅要用老竹做,這樣身重,打起茶來容易出沫。
(12)瓶
這一節(jié)是說盛水的瓶最好是用金銀制成,瓶口的制作很講究,倒湯要不散、不瀝,這樣茶面才不破。
(13)勺
這一節(jié)是說盛茶湯的勺,大小要適當,為一盞茶量最好,大者余,小者取其不足,繁瑣,茶必涼矣。
(14)水
這一節(jié)是說點茶用的水要以“清輕甘潔”為美。清甘之水是自然之水,古人說以中泠水、惠山泉水為上,但路途遙遠,不易常得。可取當?shù)厍鍧嵉纳饺?。其次是?jīng)常有人汲取的井水。江河之水由于有魚、鱉之腥,泥土之味,雖清甘也不能用。煮水要成蟹眼、魚目、連珠為度,老時加少許新水(冷水)投之,小開即用。這里寫的用水和候湯同陸羽的《茶經(jīng)》基本相同,但用水比陸羽要嫩。
(15)點
點茶是宋代飲茶要點,所以這一節(jié)重點詳細敘述點茶的方法。說點茶首先把茶調成膏,再注水擊打。點茶有七種方法,手法各不相同,但都量茶受湯,調入融膠,打出沫餑?!败叙G,飲之宜人”。這一節(jié)詳細記錄了宋代具有代表性的茶藝。反映了作者是宋代的點茶高手,宋代茶藝師的代表。
(16)味
這一節(jié)是說茶要以味為上,甘香重滑,為味全,只有北苑、壑源出的茶,味甘香兼之。如果采摘芽的時期不當、蒸壓力度、時間不準,是做不出好茶的。只有好的茶葉、好的加工才能做出絕品。
(17)香
這一節(jié)是說茶葉的真香是其他香氣不能比的,香氣是在加工中形成的,蒸及熟而壓、及干而研、研細而入模制造,這樣做出來的茶入盞后則香氣四溢。
(18)色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的茶,以純白為最好,青白為次,黃白又次之。是否能制成純白的好茶,決定于天時、人力。采茶時暴熱芽猛長,加工不及時,制出的茶雖白而黃,蒸壓微生則青白、過熟則灰白,茶汁出不盡則青暗,焙火太烈則昏赤
(19)藏焙
這一節(jié)是說茶的烘焙和儲藏。烘焙要用熟火,火溫要恰當,探手爐中,雖熱而不逼人手者為良、用手觸茶雖熱而不焦茶,這樣烘焙的茶最好。烘焙好的茶用久漆竹器封存,陰雨潮濕天不能開,年底再烘焙一次,如新茶一樣。
(20)品茗
這一節(jié)是說當時宋代的名茶。以產(chǎn)地不同而品質不同,雖加工工藝不同,但茶的好壞大多都是產(chǎn)地決定的。
(21)外焙
這一節(jié)是說宋代的茶已經(jīng)出現(xiàn)以次充好和假茶的問題。以次充好是拿外山(北苑山外所產(chǎn)茶)茶充當北苑山內的正焙茶,還有的是用柿葉和桴欖的芽做成的假茶。所以作者提醒大家要辨別,并教大家辨別的方法。
《茶論》是宋徽宗趙佶于大觀年間寫成的茶書,后人稱之為《大觀茶論》。它全面地記述了宋代茶葉在生產(chǎn)、加工、飲品等各方面的情況,特別詳細地記錄了宋代的點茶茶藝,《大觀茶論》是一本了解宋代茶葉的權威書籍。
《大觀茶論》作者趙佶,是北宋第八代皇帝(1101-125年),宋神宗的第十一子,廟號徽宗。他先后任用蔡京、童貫變亂新法禍國殃民,他終日生活豪奢,不問政事,治國無能,御敵無策,致使金兵大舉進犯,最后他和他的兒子(欽宗趙桓)一起被俘,死于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北宋滅亡,宋朝南遷臨安,趙構高宗建南宋。
趙估不是一個好皇帝,但他是一位一流的文化才子,琴棋書畫無一不通。25歲就作《桃鳩圖》,成為遺世國寶。在南岳衡山有他親筆御題巨型刻石《壽岳》,他的書法獨具一格,是中國書法“瘦金體”的創(chuàng)始人。
他28歲時寫成《大觀茶論》,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統(tǒng)治300多個皇帝中唯一寫茶書的天子。
趙佶不僅嗜茶,還擅長斗茶和分茶,是一名茶藝高手、茶葉專家。曾多次為臣下點茶。他提倡普及飲茶、和諧社會。在《大觀茶論》中提出了飲茶可以“致清導和”的茶道理念。他對我國的茶業(yè)發(fā)展、茶文化的傳播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趙佶雖然只活了35歲,但在茶與文學方面都頗有建樹
(文章取材于 于觀亭 先生所著《觀亭茶道》)
-未完待續(xù)-
[免責聲明] “茶館網(wǎng)”對原創(chuàng)、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公眾號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保證,發(fā)布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版權聲明]本圖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lián)系刪除。
往期回顧
【星級茶館現(xiàn)場評審】| 廣東省東莞市“老茶院舍”
【合作伙伴】I 銀壺專場:銀壺煮水的益處
【茶館百態(tài)】 | ?觀雕梁繡柱,渡九曲碧波——上海湖心亭
【秘書處風采】| 熱烈祝賀哈爾濱茶館業(yè)高峰論壇圓滿舉行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端午
庚午月 乙亥日
農(nóng)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龍舟節(jié)、龍日節(jié)、正陽節(jié)、浴蘭節(jié)、天中節(jié)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
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jīng)·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