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醒茶是一個看似簡單的過程,但事實上,醒茶方面的講究一點都不少。對于我來說,一款茶,若不在手里玩上半年,我很難給出一個精確的評價。在某個特定的時刻,只能說有限的,可以確定的某些特質;而在給出最終評價以前,我已經習慣性地,先給自己限定若干條件。
醒茶的不簡單,大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說。
一、干醒,濕醒
二、生茶和熟茶不同的醒茶
? ?
三、老茶和新茶不同的醒茶
? ?
四、不同等級原料,不同的醒茶
第一,干醒,濕醒。
醒茶的目的,是為了展現普洱茶的最佳口感。干醒,顧名思義,就是普洱茶干茶的醒茶。
? ?
1,從密閉到開放。
整件的茶也好,整提的茶也好,密封在紙箱也好;相對來說,普洱茶的保存,都建議保存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里。整件的茶葉,要么竹筐裝起來,外面套上麻袋捆得嚴嚴實實,要么紙箱封緊。經過了一個較長的時期,茶陷入了“沉睡”之中;若立刻喝,難免會有沉悶之感,甚至夾雜有各種異味。如果是散茶,那么就敞放在空氣中;如果是緊壓茶,還需要繼續(xù)分解為小塊;如果是餅茶,需要盡可能保持條索完整。老茶也許已經很松,條索完整保存的機會較大;通常已經用不著去撬茶,簡單撥動下,就散開了。
2,攤開靜置。
撬散的茶葉直接放在無強光直射、無異味、空氣流通的環(huán)境中1-3天,上面蓋上棉紙靜置。如果是倉味較重的茶,這個時間可能是10-30天,具體以聞干茶倉味不明顯為止。
3,入罐。
經過第2步,然后再放入陶罐或者紫砂罐。當然,不是罐子也沒有關系,用無異味的干凈紙盒、紙袋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選擇陶罐或者紫砂罐,只是因為陶器能夠透氣。所以,考慮到這一點,如果罐子上面已經上釉,那么醒茶的效果明顯就會差很多。就我個人的看法,幾元的無釉的陶罐,普通的紫砂罐,跟用頂級好泥的紫砂罐;在醒茶方面,并沒有什么高下之分。我更關注實用價值。好泥制作的紫砂罐,更多的價值在于把玩。當然,新的醒茶罐同樣需要一個處理過程,沸水煮下,然后晾干,重復幾次,就可以用來醒茶了。有茶友問到分解成的茶塊大小應該怎樣?大滇說,在保持條索完整的前提下,分解得越小越好。對于很緊的磚茶來說,實在分解不開的話,至少也得分解到7~8克一小塊為宜。
4,干醒階段的結束。
這個過程,根據不同的茶,需要7天到半年。做茶的時候,我們強調做茶看茶。醒茶的時候,也是一樣,要看茶本身。更具體的東西,我們在后面來說。
5,濕醒。
干醒結束后,自然都很期待看看茶的味道。別急,還需要濕醒。這個濕醒,其實就是大家日常所說的洗茶。洗茶=濕醒?其實,對于普洱茶來說,濕醒的意義大于洗茶,雖然是同一個過程。我們在強調洗茶的時候,目的是為了衛(wèi)生,所以會考慮任何茶,都用高溫來洗茶。因為高溫消毒嘛。拘泥于洗茶,忽略了醒茶的意義,就會造成沖泡普洱茶犯下致命錯誤。沖泡出來的茶,口感并不理想。濕醒的過程,又稱潤茶。對于大滇的茶友來說,生茶洗茶一遍,熟茶2~3遍,基本都印在心里了。潤茶,而不是燙茶,從字眼上也可以看得出,要溫柔很多。昨天跟到訪的茶友,差不多花了半小時談這個過程。新茶,春茶,較嫩的茶;用大約85度左右的水去潤茶,后續(xù)的滋味明顯好過用95度以上的水溫。
我倡導茶友以后不再用洗茶這樣的字眼,而說潤茶,或者醒茶。
經過了干醒和濕醒,新茶可能是一周;對于老茶來說,可能是3~6個月;即可開始進入美妙的品飲過程了。當然,建議同時醒幾個茶。否則,茶不好的話,幾個月醒茶的工夫就白費了,實在是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