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攤放還是萎調?(工藝正源)

究竟是攤放還是萎調?(工藝正源)

22閱讀 2022-11-03 02:10 常識

要打開普洱茶的新世界,就要重新審視普洱茶的工藝,這就不得不說點專業(yè)的東西。

既然是專業(yè)的東西,也就是點到為止,講一些你在別處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東西,不會講太多細節(jié),主要是打開思路,清理誤解,懂的人自然豁然開朗,不感興趣的人也不必浪費時間。

我們從頭來說,第一個工藝環(huán)節(jié)是采摘,這個也不能說沒有技術含量,也有可以探討的東西,但是并沒有什么顛覆性的發(fā)現,所以放在書里說,不放在這里講了。

不同的說法

我們來看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鮮葉采摘之后攤放在那里失水。這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環(huán)節(jié)。茶山上的茶農一般稱為“萎調”,而很多專家,普洱茶的知識博主都會特意強調,這個不能叫萎調,應該叫“攤放”、“攤涼”或者“攤青”,還有一些更學術一點的,還會稱為“儲青”。

那么,專家的說法更科學嗎?我們不僅要辨析哪個詞更合理,還要說清楚萎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對后期轉化有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控制萎調的程度。

前一篇文章已經談過,普洱茶工藝上歸于綠茶,藏養(yǎng)上歸于黑茶,是普洱茶獨立發(fā)展受到局限的根本原因。我們如果要搞清楚一個工藝的細節(jié),就需要回到這個工藝的根本,并且看這個工藝和普洱茶的核心價值之間的關系。

專家和知識類博主認為不能叫萎調,而要叫攤放的根本原因,還是來源于綠茶工藝。這個當然和歷史有關,感興趣的可以看之前講工藝歷史的文章。如果我們重新審視的話,就需要跳出綠茶的思維,重新來看。

區(qū)別究竟在哪里

A攤放和萎調本質的區(qū)別是什么?

這個問題其實并不好回答。我們知道,這二者都是在說鮮葉采摘回來攤放失水的過程,一般在綠茶里面叫攤放,在紅茶、白茶、烏龍茶這些就叫萎調。

而且,當我們詳細考察各個地方的叫法我們會發(fā)現,這個其實更多的是地域稱呼的差別,并沒那么嚴格。福建有一些綠茶,比如武夷山的龍須茶,雖然是綠茶,但是受當地制茶習慣稱呼的影響,就叫萎調,不叫攤放。這個已經習以為常了,專家也不能強迫別人說,你們這個屬于綠茶,必須叫攤放。

從這個角度來說,普洱茶茶農習慣叫萎調,可能是普洱茶復興最早和臺灣茶人介入有關系,受他們的影響。單從稱呼的角度,我覺得都可以,如果茶農已經習慣了,也沒必要刻意糾正。

最重要的問題不在這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高清楚背后的原理,來指導我們的工藝。

B攤放和萎調的失水程度有差別嗎?

有的人可能會說,攤放失水程度輕,萎調失水程度重,這是不對的。白茶當然失水程度重。但單論失水,綠茶和烏龍茶還真不好說哪個更重,尤其是烏龍茶品種太多,單說某個品種就更不好說了。綠茶的失水一般在8-10%,烏龍茶從5-15%都有可能。如果普遍的來說,只能說烏龍茶在萎調這個環(huán)節(jié)失水更快,而且萎調之后炒青之前還有做青的環(huán)節(jié)。

單從名字和失水程度,我們還不能下一個結論。

那我們來看看,萎調或者攤放這個過程究竟是要達到一個什么目的。制茶學上給出了四個作用:增加香氣,改善滋味,提高品質,降低能耗。

當然,從實際操作的角度,我們還要再加一條,對于手工炒茶來說,適當萎調的茶更好炒,如果采回來就炒,含水率過高,實際上操作難度很大,老手尚能應付,新手就比較難控制了。

C重流于甜俗

那既然萎調有這么大好處,是不是萎調時間長一點更好。也不是。如果萎調過重,從滋味上會帶有烏龍或紅茶的味道,偏離了普洱茶的本味,這個就不說了。

如果雖然沒有過重,但是萎調偏重了,過了臨界點,會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很多物質提前反應了,適飲期雖然提前了,但是后期轉化比較乏力,很多東西就轉不出來了,中低端,短期飲用的古樹不失為一個思路,但對于高級古樹來說,有負面影響。

第二點,如果萎調偏重,可能會導致轉化向甜香方向走,甜香不好嗎?對于高級古樹來說,過于直白的甜香并不好,會導致高級的復雜的香氣和滋味的層次出不來,拉低自己的段位。

從這兩點來看,萎調必須適度,不能過重,這些都是我們對不同萎調程度藏養(yǎng)實驗的結論,并不是想當然的想象。

當然,前面也說了,如果茶質本身就很一般,為了能更快飲用,適當加重萎調,生產一些大眾化的中低端茶品,也無可厚非了。但對于品鑒級的古樹則不能這么做,否則品鑒體驗就大打折扣了。

那么反過來說,萎調輕一點會怎么樣呢?

D輕失于淺白

關于攤放或萎調,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不需要多長時間,表面無水即可下鍋,很多專家和普洱茶知識博主都在傳播這種觀點,這是不對的。這種我們也有實驗,不光是不好炒的問題。關鍵是這種茶香氣滋味層次比較單薄,如果我們想在幾年或者十幾年來喝這個茶,它變化的豐富度明顯是不如適度萎調的茶的。

前面講到,在很多綠茶傳統(tǒng)工藝里面,攤放的程度其實比普洱茶更重,就是為了增加香氣的層次,出高級的風味。如果幾乎不攤放直接炒,茶會非常平淡直白,復雜度不夠,品鑒體驗當然也會差很多。

我猜想二十年以上自然倉,幾乎不萎調的茶可能存留物質會稍多一點,在木質香為主的階段可能會有一些優(yōu)勢,但是也沒有嚴格證明過,僅僅是猜想。

不過這并不重要,因為我們如果用科學藏養(yǎng)的話,復雜的高級的香氣沒有流失,那這種優(yōu)勢就沒有多大意義了,而劣勢卻是十分明顯的,就是可品鑒的內容缺失較多,所以無論短期還是長期,只要在合理藏養(yǎng)前提下,這種不萎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誤解之源

那不需要萎調這個觀點是哪里來的呢?

其實我一直在說,普洱茶的工藝本身就是不斷形成的新傳統(tǒng),尤其對于古樹茶幾年十幾年飲用的這個我們所說的新世界,一定要打破定式,真正從普洱茶的核心價值,藏養(yǎng)轉化來重新審視。

其實采回來就下鍋,即使對于絕大多數講究品質的綠茶來說,都是錯誤的。龍井如果你不攤放至少幾個小時以上,味道都要有很大偏差的。那這些專家的觀點又是來自哪里呢?

這是來自過去機制綠茶的習慣。相對于手工的高檔綠茶,有一些品類的普通綠茶,如果用過去的滾筒機殺的話,含水高一些也沒有關系,而且因為鍋溫很高,如果含水低了反而容易糊片。這種情況下,有些大批量生產就會縮短或者忽略攤放的過程。

滾筒殺和手工鍋、朝天鍋殺青其實是很不同的范疇,參數差異很大的,這里不展開討論,我們只要明白一點,如果我們要有復雜香氣,是一定要有攤放過程的。

后來一些經歷這個過程的專家和大廠出來的茶人,把不需要攤放當成了普洱茶的標準程序,甚至定義成所謂的“傳統(tǒng)工藝”,這是張冠李戴了。

我們要明白,即使是綠茶,如果你要有高級的香氣,復雜一點的香氣,也是不能忽略攤放過程的。你找任何一個做手工綠茶的老師傅,無論龍井、碧螺春還是毛尖,都會得到相同的答案。

普洱古樹內含物質的豐富度是所有茶類之冠,如果不能讓香氣滋味的層次拉起來,那是非常可惜的,可以說是失敗的。不管叫攤放還是萎調,這個過程本身是絕對不可忽略的。

得失寸心知

那么究竟萎調或攤放到一個什么程度才是合適的呢?這個考慮不同溫濕度下,不同樹種,采摘的葉子含水率等等因素,時間并不固定。

我們簡單的說一下一個前提,在很多工藝中,不同感官代表了段位的高低。一般的制茶者主要靠看,有些制茶者靠手感,而真正的高手是要以嗅覺為主導的,再結合其他感官來判斷。

為什么呢?視覺的看出來明顯差異,這個分辨是比較粗糙的,結合觸感要好一些,而精細的內含物質變化,無論是萎調還是殺青,嗅覺的判斷是更微妙的,有的時候外觀沒有明顯差異,但內含物質已經發(fā)生微妙的變化了。所以我推薦真正的制茶者要培養(yǎng)自己嗅覺的敏感度。

以普洱茶攤放為例,如果葉面明顯轉暗,邊緣出現枯蔫,梗子非常柔軟,可以說明過重了,但是在沒有過重之前,究竟什么時候才是最合適的,這個只有嗅覺才能有更好的分辨。比如說,從剛開始的青味,攤放后會出某一種清香,略帶一點花香,而如果這個香氣轉甜,轉悶,那就有可能過了,當然這個只是大概比喻了,具體要在現場感受和調試,不能教條。而且很多時候,如果在合理的范圍內,輕重只是后面風格差異,沒有絕對的對錯。

我們的原則是,無論你腦子里的想法如何,最終還是要用藏出來的茶來說話,通過藏出來的茶,我們再反過來確定工藝,這個才是最準確的。普洱茶產區(qū)樹種非常復雜,后期的變化也非常微妙,有的時候當時你覺得合適,未必就是合適,一切都要以最終藏養(yǎng)的結果為準。

從現狀來看,在茶山大多數還是中等或者偏輕的。有些受福建臺灣等烏龍茶人影響的會過重,有些受專家學者影響的會太輕或沒有,大概是這樣。

過去我聽有的人說攤放就是表面沒有水分就可以殺青,當時認為應該叫萎調。隨著對綠茶和烏龍茶工藝的深入了解,才發(fā)現并非如此,很多綠茶的攤放時間比普洱茶長的多,所以現在我的觀點是,叫攤放、叫萎調都可以,但是第一不能省略,第二要適度。

說這些是希望大家不要被錯誤的觀念誤導,不要被專家的觀點局限,只有在實踐中不斷調整,找到最適合普洱茶的工藝才是正道。我們也是在不斷實踐當中,也希望真正懂行的朋友,實踐的朋友分享經驗,共同推動真正普洱茶的工藝發(fā)展。對,不是綠茶也不是黑茶工藝,是真正普洱茶工藝的發(fā)展。

來源:茗壽堂,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上一頁:武陵紅榮獲2022湖南紅茶“十大產品品牌”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

相關閱讀

昌寧紅茶簡介
430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