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陶一般有紅色、黑色、白色三種顏色,但當它們還是陶坯時,卻只有白色和土色兩種。那么,同樣的泥料是怎樣變出紅和黑兩種顏色的呢?
紫陶的成品顏色,主要受泥料配比、燒制技術、無釉磨光三個方面的影響,今天我們主要要說的,是燒窯中的神奇變化——
燒制溫度一般在1000~1200°C,古時用龍窯,現(xiàn)在多為氣窯和電窯。因陶胚中的呈色元素含量多變,高溫下會產(chǎn)生意外的色變和花樣。
第一種:氧化
燒制過程中打開風門,使窯內氧氣充足,陶中的鐵元素與氧充分結合,最終全部生成氧化鐵,坯體顏色呈紅色,而紅色的深淺是根據(jù)含氧量的多少和氧化的程度改變,強氧化呈紅色,弱氧化呈褐紅色、古銅色。
第二種:還原
燒制時在窯內溫度升高的過程中逐漸關閉風門,控制窯內的含氧量,高溫燒制時,窯內逐漸處于缺氧狀態(tài),窯內還原氣氛就形成了。當窯內空氣不足時,燃料不能充分燃燒產(chǎn)生一氧化碳,陶坯出現(xiàn)碳化,成品就為黑色。這種情況被稱作強還原。
除此之外,還原還包括弱還原、復合還原,與之相對應的是紅黑相間的“花陶,以及無規(guī)律的大片黑與大片紅相間的”窯變“。通過對風門的控制,紫陶顏色由單一走向了豐富。勞動人民的智慧,實在令人敬佩贊嘆!
書劍古茶
注: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