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壺底,應與全壺一氣貫通。方與圓、凹與平、圈足與起腳、筋紋與樹樁等形式,多種演繹,表現極為豐富。一般可分為平底,一捺底,加底,釘足底,梯形托榫足等。
紫砂壺的壺底不但有造型美與功用性,還是一把壺的“身份證”。從最初的壺底光禿禿,到大彬壺竹刀濕刻留款,再到曼生壺時代的棄款鈐章,以及現在蓋章又加款。刻壺的名稱、獲獎說明、紀念壺編號甚至一兩句相關詩詞。
平 底
平底是最為樸素的底,如一張大餅貼在壺底上。這種底也叫自身底,也有叫截底。為壺身自然平封的一片泥片。形制拙樸,手法簡單,結構簡潔明快,茶壺安置也妥妥地。萬事萬物,看似簡單,卻并不一定簡單。這樣的底,做起來容易,燒制好就不容易了。燒制后要不變形,不起翹,方能修得正果。
一 捺 底
一捺底是紫砂造型所特有的一種式樣,原因在于,紫砂一般不上釉,沒有燒成時粘黏到棚板或者匣缽上的憂慮。在處理圓形器紫砂壺上,一捺底十分貼切,顯示出干凈、利落、洗練、靈巧的紫砂壺底部形態(tài)。
一捺底也叫羅漢底,就像在球 面上按捺癟陷成的凹窩一般。窩是凹進去了,那周邊自然就凸出來了,這凸出的周邊就做了壺足。
加 底
加底也是一種常見的壺底。也有種叫法:假底。從制作手法上,分為圈足和挖足兩種。
如果不是直接貼泥片,是直接另做的圈形貼附到壺底作為壺足的則叫圈足。
制作壺坯時候,如果是在底面上附一層泥片,然后挖去中間留下周邊之一圈為壺足的,這種叫挖足。
加底與壺體身筒連成一體,外形上看不出底的獨立性,為暗接,或者叫暗加;加底明顯凸出身筒輪廓之外,有相對獨立性的,為明接,或者叫明加。前者如秦權壺,后者如柱礎壺。
釘 足 底
釘足也是一大類常見的壺底形式。適合在上小下大紫砂壺造型中使用。來源于青銅器的鼎足或者其他式樣的足。是一大類常見的壺底形式,適合在上小下大的紫砂壺造型中應用,穩(wěn)而不滯,透著靈氣。
三釘足 四釘足
圓器多用三釘足,方器多用四釘足。釘足一般不高,又叫“滴水”足,朝下的頂端,像一滴水將要落下的球面,追求的還是自然之態(tài)。釘足形狀有短柱、圓柱(錐)、云肩(如意)等。
梯 形 托 榫 足
也稱作“挖犴門”,“連角足”,在方器的各面開挖,形成扁梯形托榫足。
“犴門”是“狴犴[bì àn]門”的簡稱。紫砂方器的底部,開挖矮而寬的敞口,形成扁梯形托榫壺足,其形似“犴門”,故俗稱“挖犴門”。
藏壺最忌諱抓過壺底看名頭,殊不知大量的假冒“身份證”在此招搖撞騙。所以正確讀出“身份證”所發(fā)出的諸般信息,也是鑒別該壺真?zhèn)蔚挠欣糇C。
一把好紫砂壺的誕生都是獨具匠心,需要師傅精心去思量去考究,才能使得整體協調,比例恰當,每把壺的完美呈現都實屬不易,所以作者追求的工藝,同茶道所追求的意境一樣:“淡泊和平,超世脫俗”。
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