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牽頭!這一國際標準正式頒布

安徽牽頭!這一國際標準正式頒布

8閱讀 2023-04-18 08:38 行業(yè)

眼下正是新茶飄香的時節(jié),4月18日上午,從安徽農業(yè)大學傳來重大消息:由該校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宛曉春教授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20715:2023《茶葉分類》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六大茶類分類體系正式成為國際共識,也是我國在茶葉標準國際化領域取得的具有里程碑意義成果。

標準是一種重要的技術規(guī)范,掌握了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權,可以加強技術方面的支配力,進而占據競爭優(yōu)勢。

中國是茶葉的發(fā)源地,茶葉的種植、生產、加工、消費始終占全球首位,各類茶產品特別是綠茶產品的出口貿易占據主導地位。但長期以來我國在茶葉國際標準化建設方面進展滯后。

早在1979年,我國茶學高等教育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安徽農業(yè)大學陳椽教授,在《茶葉分類的理論與實際》文章中正式提出六大茶類的茶葉分類方法,將茶葉分成綠茶、黃茶、黑茶、青茶(俗稱烏龍茶)、白茶和紅茶。這個分類方法奠定了現代茶葉科學分類的基礎,并被廣泛認可和應用,但未以標準的形式進行規(guī)范。

由安徽農業(yè)大學提供

2008年,自我國成立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來,宛曉春教授作為中國茶葉專家代表團主要負責人,與專家團一起在國際標準化組織食品技術委員會茶葉分委會積極搶占國際茶葉標準的制訂權。在我國GB/T30766-2014《茶葉分類》、GB/T35825-2018《茶葉化學分類方法》的基礎上,聯合來自印度、英國、德國、日本、肯尼亞、匈牙利、斯里蘭卡等31位茶葉技術專家,按照ISO標準制修訂規(guī)則共同協商制定,將中國六大茶類的分類體系上升為ISO國際標準。

該項國際標準根據茶葉加工工藝和品質特征,將茶葉分為紅茶(傳統(tǒng)紅茶、紅碎茶、工夫紅茶、小種紅茶)、綠茶(炒青、烘青、曬青、蒸青、碎綠茶、抹茶)、黃茶(芽型、芽葉型)、白茶(芽型、芽葉型)、青茶(烏龍茶)、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六大類。同時規(guī)定了茶葉關鍵加工工序的名詞術語,如做形、悶黃、渥堆等極具中國特色的關鍵工序名詞。

據介紹,宛曉春團隊在剖析六大茶類化學品質成分加工轉變機制的基礎上,結合六大茶類樣品的大數據分析和化學計量法,創(chuàng)造性提出基于化學成分的六大茶類判別方法,制訂發(fā)布了GB/T35825-2018《茶葉化學分類方法》,現正在制定ISO國際標準“茶葉化學分類方法”。此項工作是對ISO20715:2023《茶葉分類》國際標準的有益補充。

該項國際標準的發(fā)布,有力提升了我國茶葉標準化工作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對于規(guī)范和促進國際茶葉貿易公平與消費者權益,促進我國茶葉出口特別是極具中國特色的白茶、黃茶和黑茶的出口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安徽日報,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上一頁:貴州納雍:深山苗寨里古樹茶飄香

下一頁:普洱茶投資分析:毛茶價格跳水真相到底有多離譜

相關閱讀

昌寧紅茶簡介
430閱讀
茶友網
滇ICP備19006320號-4
滇ICP備19006320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