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前世今生

編輯:茶道道

  如果說普洱茶有信仰,那么“越陳越香”就是普洱茶的信仰。為了貫徹這種信仰,幾乎每一家茶企都會將“越陳越香”作為產(chǎn)品的名字,作為行業(yè)龍頭的大益,自然也不例外。

  2000年“越陳越香世紀普餅”的誕生拉開了這一系列產(chǎn)品的序幕,如今二十年過去,越陳越香已有十余款產(chǎn)品供投資者選擇,它也是最適合新手投資者最容易上手的大益茶之一,這里就好好聊聊關于“越陳越香”這一系列大益茶的前世今生。

  越陳越香這一概念起源于清代,完善于現(xiàn)代,是普洱茶收藏體系的基石。

  據(jù)傳聞清中葉,酷愛普洱茶的雍正皇帝正式將普洱茶列為皇室貢品,從那時起普洱茶走出云南深山,正式成為愛茶者爭相購買的對象。雍正皇帝喜歡新茶還是老茶已不可考,但最初收藏茶的人群一定是清宮皇室。為了考證越陳越香的出處,我曾翻遍檔案,在已經(jīng)刊印的所有文獻中確實難以找到與之有關的記載。所以大致可以判定,早期的人們并不知道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特點,只是在日積月累的存放中偶然發(fā)現(xiàn)的。

  云南距離京城路途遙遠,想要把西雙版納叢林深處的普洱茶運到京內(nèi),外加崎嶇的山道,一趟最少要幾個月的時間。這就使得每一次的運輸就必須盡可能的攜帶最多的茶葉?;适邑暡柘騺碇荒芏嗖荒苌?,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中,當時故宮的茶庫已經(jīng)成為除云南外,全國存放最多的普洱茶的地方。

  到了清后期,品飲陳年普洱茶已經(jīng)成為宮中約定俗成的事情。比如末代皇帝溥儀的回憶錄中就有“夏喝龍井,冬飲普洱”的說法。

  再后來清帝國被推翻,為了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時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那志良先生就將宮中不重要的舊藏進行處理,其中堆放在茶庫中的茶葉自然也成為處理的對象。

  “中華談吃第一人”唐魯孫老爺子當時就在場,關于普洱茶的部分他這樣寫道:“在故宮處分那些物資的時候,有些朋友喜歡喝紅茶、綠茶,于是就買些皇家茗茶去品嘗。殊不知紅茶綠茶熏制后所含水分都比較高,經(jīng)過多次自然發(fā)酵之后,霉變的結果,紅茶結塊,綠茶一碰就碎,而且霉味特重,根本不能泡茶飲用了。倒是大理普洱茶、云南沱茶制成茶餅茶磚,所含水分本來就低,再一壓緊成磚成塊不透空氣,反而不會霉變?!?/p>

  唐魯孫當年以幾個銀元的價格就買到了一些宮中陳年舊藏,這些茶如果保存到現(xiàn)在恐怕每片單價都要在百萬以上了。這些茶后來被他以及他的朋友帶到了臺北,每當他們小聚的時候,就會沖泡當時宮中傳下來的老茶。關于這類老茶的味道,這樣寫道:“今年春節(jié)文友在臺北小聚,莊產(chǎn)兄帶來一塊乾隆年間的茶磚,沏了一壺,讓大家品嘗,據(jù)說可治感冒。

  剛一進口,風韻未發(fā),還覺不出好在何處,等喝第二杯就覺出芬芳微澀,就覺出精英上浮,意爽而甘了。筆者在故宮拍賣物資的時候,也曾經(jīng)買過幾餅沱茶。等抗戰(zhàn)勝利,把云南新制沱茶兩相比較,前者厚重柔煉,后者頭一口雖然清新甘洌,但是細細品嘗,就覺得有點煩濁下凝,不如前者悠然意遠啦。筆者不擅品茗,個人感覺如此,是否是貢品經(jīng)過精細加工,市售沱茶制造比較粗放的緣故,就不敢妄自懸揣了”

  從唐魯孫老爺子的描述中,不難發(fā)現(xiàn)陳年普洱茶中所具備“香”這一特質(zhì)。后來著名茶人鄧時海先生就在其著作《普洱茶》當中進行總結,把陳年普洱茶的種種變化以及口感表現(xiàn)歸納為“越陳越香”。

  以上就是越陳越香概念的由來,其實了解普洱茶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其越陳越香的特質(zhì),搞懂了這一點就明白大益越陳越香系列為何經(jīng)久不衰了。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推薦閱讀

評論

0條
發(fā)布失敗,請檢查您的輸入。
您還沒有登錄
點此登錄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