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舊書重讀/當代:茶文化的興盛

編輯:消失茶友

曠達齋 錄 原創(chuàng)作者:余悅

中國國際茶文化創(chuàng)始會長王家揚先生關于《大美中國茶》"圖說"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讀者對這套叢書的極大興趣?,F(xiàn)征得叢書主編余悅研究員同意,特轉發(fā)《圖說中國茶》一書。該書出版于2014年,卻寫作完成在10多年前。今天推送的是該書第一章第五節(jié):"當代:茶文化的興盛"。這節(jié)用概括的文字,介紹了改革開放30年之際茶文化興盛的狀況與特點。如今,又已過去10年,茶文化的發(fā)展有了新的景象和流變,但其基本走向則是一脈相承。

當代:茶文化的興盛

傳統(tǒng)的中國茶文化以其深刻的內涵在中國文化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但自民國以后,茶文化的活動和發(fā)展?jié)u趨沉寂,茶文化研究也幾乎擱置。

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十分重視茶葉生產,建設了許多的茶葉生產基地,茶葉經濟有了飛速發(fā)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共有十六省(區(qū)),六百多個縣(市)產茶,茶園面積從1950年的21.15萬公頃增加到2002年的118萬公頃;茶葉產量從1950年7.19萬噸增加到2004年的近80萬噸;茶葉出口量也從1950年的2.63萬噸增加到2004年的28.3萬噸。目前,我國茶園面積占世界的44%,為世界的第一位;茶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7%,為世界第二位;而出口量占世界的第三位,其中綠茶的出口貿易占世界貿易總量的70%。全國名茶也呈千姿百態(tài)之狀,如西湖龍井、廬山云霧、君山銀針、黃山毛峰、婺源綠茶、碧螺春、安溪鐵觀音等都香飄萬里,馳名中外。

建國以后,由于社會發(fā)展,經濟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原已沉寂的茶文化活動,又漸漸復興起來。傳統(tǒng)的品茶茗活動,在民間一直得以傳承。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間,我國的茶葉茶學都發(fā)展到一個嶄新階段,無論是茶葉品類之多,采茶之精,生產、管理以及茶的利用開發(fā)之科學,還是茶文化內容之豐富,都是前所未有的興盛。當代茶文化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華茶人聯(lián)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成立,其今址設在有“茶都”之譽的杭州。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畔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

自1990年起在杭州首次召開,后又曾于湖南常德、廣東廣州、浙江湖州、四川雅安、山東青島等地舉辦,甚至到韓國、馬來西亞舉行的大型的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屆,先后吸引了日本、韓國、美國、法國、斯里蘭卡等幾十個國家及港澳臺地區(qū)的人士紛紛參加。各省市自治區(qū)及主要產茶縣紛紛舉辦茶葉和茶文化節(jié)慶活動,如福建武夷市的巖茶節(jié)、云南的普洱茶節(jié),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jié),江西星子縣的“天下第一泉國際茶會”、婺源的國際茶會等等,真是不勝枚舉。這些節(jié)慶活動,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fā)展。

改革開放30年的當代茶文化發(fā)展,具有多方面的特點:

一是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為突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前30年,由于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為重要任務,由于強調對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批判,在倡導艱苦相素、自力更生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同時,也在有意和無意之間,把精致的品茗藝術歸入到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行列。1978年“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健康的休閑生活,人們也有了更為科學和正確、全面的認識,并為茶文化的復興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二是以茶藝為先導。中國也是茶藝的發(fā)祥地,古人早就認識到科學正確的沖泡方式,能夠達到口感的最佳效果,能夠給人最大的精神享受,并在這一過程達到心靈的洗禮。傳統(tǒng)的茶藝,在當代社會得以繼承和弘揚。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茶藝再一次在中國大地風靡。既有對傳統(tǒng)茶藝的搜集整理,又有以民族、地域原有茶藝為基因的創(chuàng)新。不同茶類、不同器具的茶藝,名具特色,異彩紛呈。日常的實用性茶藝,經營場所的待客茶藝、舞臺上的表演性茶藝,其功能與效應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特別是由國家頒布茶藝師作為一種新興職業(yè)出現(xiàn),更是茶藝發(fā)展史上從所未有的事件,并且極大地推動了茶葉經濟。

三是以茶藝館為載體,現(xiàn)代茶藝館是從傳統(tǒng)茶館發(fā)展起來的,是以茶藝服務為特色的出售茶湯為主,供賓客品飲的管業(yè)場所。茶藝館的誕生和發(fā)展是出于自覺的文化意識,裝修有一定的檔次,經營有一定的規(guī)模,并且都有專職的茶藝師。更重要的是,茶藝館除了茶水、茶葉和茶具的經營活動外,還經常舉辦茶藝講座,開展茶文化活動,把向人們傳授品茶技藝和傳播茶文化知識作為日常工作,用高雅的文化熏陶感染人們,對于茶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四是以茶文化活動為抓手。當代茶文化興盛的標志之一,就是琳瑯滿目的茶文化活動。從內容來說,有茶葉、茶具等專題性的展銷會,也有綜合性的茶文化博覽會;從規(guī)模來說,有小型的、中型的,也有大型的;從區(qū)域來說,有某一區(qū)縣的,或省市的,還有僵的,甚至是國際性的;從設置來說,有一次性的,或不定期舉辦的,也有定期的,如上海國際茶文化節(jié)、浙江杭州國際茶博覽會等。這些茶文化活動,尤其是定期的大規(guī)模茶文化節(jié)慶活動,往往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富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開閉幕形式或精彩的表演,通過現(xiàn)代傳媒載體在全國甚至世界產生影響。

五是以茶文化研究為基石。當代茶文化的興盛,是從挖掘傳統(tǒng)茶文化入手的,是從弘揚傳統(tǒng)茶文化精華起步的。因此,茶文化研究成為其中的共導。在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茶道思想和茶藝技能,中國茶文化的典籍文獻,厘清中國茶文化史的疑團等許多方面,都取得了學術界矚目的成果??梢哉f,當代茶文化的每一步發(fā)展,都吸取和運用了茶文化研究的成果。同時,茶文化發(fā)展的實踐,又反過來成為研究的課題。

六是以茶文化教育為提升。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體系中,僅有茶學的科目和內容。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培養(yǎng)新型的茶文化人才成為迫切的任務和需要?,F(xiàn)在,全國已經逐步建立和完善茶文化人材教育網絡,包括實用技能型人才的茶藝師,評茶師的培訓,特別是學歷教育的中專、大專、本科茶文化課程,還有更高層次以茶文化研究獲得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學位的。

總之,當代茶文化的興盛朝著普級和深入兩個方向前行,如今,依然有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勁。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推薦閱讀

評論

0條
發(fā)布失敗,請檢查您的輸入。
您還沒有登錄
點此登錄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