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硬貨:西湖龍井與大佛龍井評測大PK

啖茶論道 yzwi

每年春茶季節(jié),龍井茶一直都是所有綠茶中繞不過去的首選。

有人非西湖龍井不喝,有人則選擇價格實惠的大佛龍井;

有人說西湖龍井是標(biāo)桿,沒有任何地方的龍井茶可以超過它;

有人說西湖龍井百分之七十的價值是品牌和文化溢價,只有百分之三十才是真正的產(chǎn)品價值;

有人說大佛龍井的做工最精致,相比西湖龍井它早已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了。

按我評判天下好茶產(chǎn)地的十二字訣:好茶必出 “崇山峻嶺之間、江河湖泊之邊” 來看,大佛龍井產(chǎn)地(新昌)屬于前者(崇山峻嶺之間),西湖龍井產(chǎn)地則屬于后者(江河湖泊之邊)。

今年一直有把浙江產(chǎn)區(qū)的龍井茶都品鑒一次的打算,無奈天氣一直不好,湊不齊稱心如意的好茶,最終只能將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西湖龍井和大佛龍井做個比較,兩地明前群體種和龍井43各一款。

且由于事務(wù)繁忙,直到春茶季將已結(jié)束才抽空將四款茶給品好,除了大佛龍井的群體種在安徽歙縣用純凈水沖泡外,西湖龍井的群體種、龍井43,以及大佛龍井(龍井43)在家中用山泉水沖泡,這中間可能會造成些許偏差,但不會太大。

本次評測我按自己的習(xí)慣和喜好操作,用的是140ml的蓋碗加玻璃公道杯以及窄口茶盞,我認(rèn)為這樣的組合最能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展現(xiàn)一款茶的優(yōu)劣性。

因為我屬于重口味,所以本次評測投茶量5克(實際3到4克最合適),每款一共沖泡五次,分別采用60秒-30秒-30秒-45秒-60秒的方式控制出湯時間。按最生活化的審評方式,并力求做到平等一致。品鑒過程我最注重香氣和滋味,干茶和湯色會關(guān)注一下,但不看葉底,因為在我看來你想要知道的信息都已經(jīng)在茶湯里展現(xiàn)了。

以下為品鑒報告

西湖龍井(群體種)品鑒報告:干茶扁平細(xì)長,黃中透綠間白毫。細(xì)嗅干茶,蜜糖香打底,蜜糖香中再透出炒米香、炒豆香、杉木葉的辛香。香氣馥郁幽揚(yáng)且很有層次感。

取干茶5克,山泉沸水沖泡。第一泡一分鐘出湯,湯色黃綠。碗蓋熱聞炒米香、溫聞苦楝樹皮和杉木葉的辛香、冷聞小飛蓬的花香和小葉女貞的混合香。茶湯飽滿醇厚鮮爽,入口帶辛苦即刻回甘,似雞湯的鮮爽感刺激著味蕾,但口腔發(fā)干。

第二泡30秒出湯,湯色黃綠清透,碗蓋散發(fā)著青甘蔗皮和小葉女貞的混合香氣,優(yōu)雅高揚(yáng)。湯感辛銳厚實,恰到好處的苦感和迅速反應(yīng)的回甘以及舌底的生津、上顎的清涼,加上公道杯底的蜜香,讓人有迫不及待享受的欲望。

第三泡30秒出湯,湯色依舊黃綠清澈,這泡入口即甜,鮮甜清潤,回甘如蜜、生津似泉。那碗蓋散發(fā)的甘蔗皮清甜香和小葉女貞的優(yōu)雅治愈香讓人沁人心脾。

第四泡45秒出湯,茶湯已變甘甜,炒豆和杉木葉的混合香融在湯中,透著成熟與辛銳。最好聞還是碗蓋的香氣,甘蔗皮、小葉女貞,還加入了蘭花的幽香,久而不散。

第五泡一分半鐘出湯,湯色變淡,茶湯入口還是清甜,入喉那一剎已有水味分離感。但那股辛銳之氣尚在,碗蓋的花香與杯底的蜜香還能牢牢抓住你繼續(xù)喝下去的欲望。

群體種的優(yōu)點(diǎn)與魅力在于它豐富、馥郁、有層次感的香氣與滋味能讓人一喝難忘。

西湖龍井(龍井43)品鑒報告:干茶黃綠相間、扁緊挺秀,泛炒豆和微微的淺蜜香。

第一泡一分鐘出湯,湯色綠黃清透,第一口從舌尖到舌根劃過類似于雞湯的鮮爽,舌底生津泉。第二盞再飲就感覺得到茶湯的濃郁厚重,苦覆蓋到整個舌面,隨即化作甘甜滲透到口腔每個角落,舌面開始有明顯的澀感、以及微微的鎖喉感。盞底有花蜜香,且有黏唇感。

第二泡30秒出湯,湯色綠黃晶亮,茶湯入口先以鮮甜開路,隨即是內(nèi)物質(zhì)的苦,再化作甘,整個口腔都以生津,舌面有咬過青花椒后留下的刺激感,也伴隨著澀感。這一泡總體的感覺就是鮮澀占了主導(dǎo),杯底花蜜香明顯,但湯中香氣模糊。

第三泡30秒出湯,碗蓋帶湯熱聞泛炒豆香,溫聞甘蔗皮清甜香,冷聞介于珠蘭和小葉女貞的混合香,香氣端正高雅,特別是中香和后香。茶湯滋味很濃郁,鮮里透甜、甜中轉(zhuǎn)苦、苦后回甘是這款茶的特點(diǎn)。舌面和上顎非常明顯的厚澀感。

第四泡45秒出湯,湯色黃綠清亮,茶湯從口腔滑過時洗去了上一泡留下的苦和澀,鮮爽、甘甜、生津、喉韻帶淺蜜香,龍井43該有的特征開始顯露。

第五泡一分半鐘出湯,揭開帶湯的碗蓋,散發(fā)著甘蔗皮、青竹、荸薺的青甜香。茶湯入口鮮爽甘甜,但澀感、以及不適的鎖喉感隨即跟上。

大佛龍井(群體種)品鑒報告:干茶鮮黃明翠,芽葉勻稱、苗峰挺秀,泛蜂糖香打底的炒豆香。

取干茶5克蓋碗沖泡,第一泡一分鐘出湯,湯色黃綠明亮。茶湯入口飽滿鮮爽,先甜后苦再回甘,茶湯到喉部時的剎那間,清口的苦味隨著似雞湯的鮮感再刺激著生津如泉涌,來的非常直接,舌面中段有微澀感,茶盞底泛優(yōu)雅溫潤的蜜香,久而不散。

第二泡30秒出湯,湯色黃綠晶瑩,湯感甘甜、鮮醇、厚實,茶湯入喉猶如一團(tuán)充實的固體,生津噴發(fā),但喉根略有鎖感。碗蓋有杉木葉的苦辛以及珠蘭花和小葉女貞花的混合香。

第三泡30秒出湯,湯色綠黃清透,口感鮮甜,湯中帶一絲青味的豆花香,舌面澀感明顯,喉部發(fā)緊。(疑似水溫太高)

第四泡45秒出湯,碗蓋帶湯聞泛蜜香打底的珠蘭和小葉女貞花香,優(yōu)雅怡人。此泡茶湯入口即刻清甜,洗掉了上一泡的澀感與鎖喉感。湯中只透著隱隱的豆香,但不是很明顯。

第五泡一分鐘出湯,碗蓋帶湯聞次第泛小葉女貞、珠蘭、青竹、甘蔗皮的混合甜香,沁人心脾。茶湯清甜飽滿,回甘、生津非常迅速。公道杯底花蜜香濃郁優(yōu)雅,無任何水味。

大佛龍井(龍井43)品鑒報告:干茶黃綠,一芽一葉扁平勻稱,泛炒米和淺蜜香。

取干茶5克,山泉沸水沖泡。第一泡一分鐘出湯,湯色綠黃,茶湯入口清甜鮮爽中透著辛銳感?;馗逝c生津同時迸發(fā),舌面余留些許澀感。

第二泡30秒出湯,湯色黃綠清亮,濃郁的炒豆香沉在湯中,茶湯入口清甜鮮爽且飽滿,如嚼過柑橘葉的辛銳感從舌面和上顎劃過,到喉根泛起微苦,隨即化作甘甜。隨著漸漸冷卻的公道杯底蜜香越發(fā)幽雅,甚是好聞。

第三泡30秒出湯,碗蓋熱聞炒豆香、溫聞小葉女貞花香、冷聞轉(zhuǎn)珠蘭和奶香。茶湯甘甜鮮爽、醇厚辛銳,湯過上顎后半部后的回甘激起泉涌似的生津感,再聞碗蓋泛苦楝樹皮和杉木葉的辛香,非常有勁道。

第四泡45秒出湯,湯色黃綠渾厚,湯感鮮甜醇厚透爽。辛銳感已經(jīng)減弱,給口腔最直接的是甜和鮮以及夠味,茶盞和公道杯底的花蜜香馥郁悠遠(yuǎn)。

第五泡一分鐘出湯,碗蓋帶湯熱聞呈現(xiàn)小葉女貞與珠蘭、青甘蔗皮、青竹的高雅混合香,沁人肺腑。茶湯入口清甜鮮爽、干凈至極,苦味近乎消失,從舌尖到舌面再到喉根一甜到底,有意猶未盡之感。

綜合評述:兩款群體種中最好喝的是西湖龍井群體種,無論香氣、滋味的層次感都排第一。大佛龍井群體種也不差,但香氣相比西湖龍井稍欠優(yōu)雅與高揚(yáng)、滋味相比于西湖龍井差點(diǎn)敞亮和層次感。從品鑒過程中可以得出兩款茶都是晴天采摘,但大佛龍井的采摘頭幾天可能是雨天,所以品質(zhì)沒透出來。

而西湖龍井(龍井43 )與大佛龍井(龍井43)兩款茶卻恰恰相反,兩款茶的制作工藝沒有任何問題,只是西湖龍井(龍井43)在品鑒過程中澀感和鎖喉感非常明顯,品種香到后段才顯露出來,推測采摘日前期為雨天。而大佛龍井(龍井43)則品種香氣幽雅、滋味表現(xiàn)出色。所以這兩款茶中大佛龍井(龍井43)要比西湖龍井(龍井43)出色很多。

以下是各款茶葉的得分,我的打分標(biāo)準(zhǔn)為:香氣40分、滋味40分、外形10分、湯色10分。

四款評測的茶葉都選自各自的大產(chǎn)區(qū),沒有刻意找頂級茶,這樣更能體現(xiàn)兩地茶葉品質(zhì)的平均值。幾款茶中以西湖龍井群體種表現(xiàn)最好、得分最高,的確名不虛傳,而且其價格在西湖龍井中那絕對是超低價了。茶主人解釋說今年不大好走所以價位定的較親民,再看了我的品鑒報告后連聲說賣虧了。

排名第二的大佛龍井(龍井43)為半手工工藝,所以品質(zhì)得到了保證,茶主人介紹這片茶園雖不是高山茶,但也是特殊管理,每年用心采摘制作,只是那個出茶時間段價位有點(diǎn)高,而后期的高山明前茶品質(zhì)還要好但價格卻更實惠,所以這款茶性價比不高。

而影響大佛龍井群體種和西湖龍井(龍井43)品質(zhì)的原因是天氣,有再好的原料和再好的工藝但沒有好天氣是做不出好茶的。

此番評測兩地四款龍井茶相pk,品質(zhì)差異基本在伯仲之間,若用新昌的的幾個山頭(雪溪、望海崗、安頂山、山雪崗、羅坑山、蔡峰)的頂級龍井茶與西湖龍井茶作pk ,我想品質(zhì)應(yīng)該會勝過絕大部分產(chǎn)區(qū)的西湖龍井,畢竟這些小產(chǎn)區(qū)的生態(tài)是西湖龍井產(chǎn)區(qū)不可比擬的。

西湖龍井最大的特點(diǎn)是當(dāng)?shù)夭柁r(nóng)茶場主對茶園管理科學(xué)精細(xì)、對采摘規(guī)格和制作工藝相對規(guī)范到位。不過反過來說新昌的大佛龍井茶如果有西湖龍井的價位與畝產(chǎn)值,當(dāng)?shù)夭柁r(nóng)茶企應(yīng)該也會下血本的。

后記:本篇評測文章不存在任何偏頗,我從不迷信西湖龍井,也不會刻意為家鄉(xiāng)的大佛龍井站臺。我一直認(rèn)為世間之茶,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相信茶品的產(chǎn)地適制性,但不信奉原產(chǎn)地至上原則。

成就一款好茶,其原料品質(zhì)是硬件,可占六成。其中包括茶樹種植緯度、海拔(或小氣候)、土壤、植被、管理等,還有至關(guān)重要的天氣,如果采摘期間一直下雨,那么前面這些因素再好也是白搭。

制作工藝是軟件,可占三成,這需要炒茶人懂得制茶原理以及需要對茶葉有一定的品鑒能力。當(dāng)下的龍井茶炒制工藝早已機(jī)器換人,只要懂得擇時、擇機(jī)、不偷工,一般都會做出好茶。至于手工或半手工這樣的傳統(tǒng)工藝我們無需去崇尚,但值得保留延續(xù)。

剩下一成中包括科學(xué)的茶葉保存、適宜的沖泡用水、愜意的飲茶心境等。

期待明年作更多的龍井茶評測pk 。

作者:書卷彎刀

1條評論

漢文愛茶

App留言
2年前
大佛龍井 PK 西湖龍井
發(fā)布失敗,請檢查您的輸入。
您還沒有登錄
點(diǎn)此登錄 取消
請先登錄
在APP中打開
在APP中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