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茶葉原產地理標志,是一張燙金的廢紙

啖茶論道 yzwi

規(guī)則總是為了人們的利益而制定,卻總是被人們?yōu)榱死娑茐?

——書卷彎刀

本文是老瓶裝新酒,幾年前的文章加了點料,往事重提,無非是茶葉《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與市場經濟利益的爭斗日益加劇,利益壓倒了一切游戲規(guī)則。

今年3月1日起《杭州市西湖龍井茶保護條例》正式實施,這也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正式以立法的行為保護原產地茶葉的地方,而我國一共有300個地方的茶葉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有用嗎?還不是向市場低頭。這種既要立“貞節(jié)牌坊”,又一切以“錢途”為重的矛盾現狀似一個怪胎存在著。

政府要名,市場認錢,形式主義是要搞的、市場經濟也是搞的,大家相安無事。

有人統(tǒng)計了西湖龍井茶現有面積:一共22404.4畝,其中一級保護區(qū)西湖景區(qū)西湖街道:7369.6畝,二級保護區(qū)西湖區(qū)轉塘、留下、周浦共:15034.8畝。如果每畝春茶極限50斤,那么總產量是1120220斤(560.11噸),其中一級產區(qū)西湖街道:368480斤,二級產區(qū):751740斤….....

以杭州市2021年總人口一千一百多人,人均五十克 ,每人每天飲茶二克不夠喝一個月…....

而實際上,每年市面上賣的“西湖龍井”可能是現有西湖龍井的十倍還不止;每年喝到“西湖龍井”的人群又有多少人搞得清楚自己喝的到底是不是

每年二月份,西湖景區(qū)周邊的一些店鋪都會掛出“新茶上市 ”的招牌兜售“西湖龍井”,而此時離西湖茶區(qū)的采摘期(三月下旬)還有個把月。

在杭州解放路上的一些茶葉店,前門掛著西湖龍井專賣,或許后門收購著來自貴州的“龍井茶”;在轉塘茶葉批發(fā)市場批發(fā)的龍井茶可以說基本上是來自四川、貴州、云南或浙江其他地方的茶葉。每年有一億多游客來杭州,多少都會帶點西湖龍井,一點屁大的西湖龍井產區(qū)能供的上嗎?游客買回去的只有那“西湖龍井”那四個字是真的。

每年春茶季,浙南茶葉城(浙江松陽)里面車水馬龍、人聲鼎沸,一大群操山東口音的茶商非常惹眼,他們每天都能發(fā)幾個到幾十個集裝箱的茶葉,那些茶到了山東就成了“日照綠”,而這些茶也不一定是浙江松陽的,有可能是湖北宜昌、四川瀘州的。

浙江新昌產的龍井叫“大佛龍井”,而在“中國茶市”(位于新昌的全國最大龍井茶交易市場)里面交易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龍井茶”,它們被裝進大佛龍井包裝后就成了“大佛龍井”了。當然有一部分會成為“西湖龍井”,除了大佛龍井有可能會成為“西湖龍井”,還有浙江嵊州的越鄉(xiāng)龍井也有可能成為“西湖龍井”。而這些成為“西湖龍井”的外地龍井品質并不在正宗西湖龍井之下,但價格卻不到西湖龍井的百分之十到二十。你再有防偽標志貼、再有原產地理標志護身符,人家還是有方法逃避檢查,又不是販毒砍頭的事,很多人愿意鋌而走險。

每年最早在黃山上市的“毛峰”不一定是黃山的,很有可能來自四川宜賓;每年最早在蘇州上市的“碧螺春”不一定是太湖洞庭山的,而是貴州湄潭的。

每年最早在安吉上市的肯定不是安吉本地的白茶,而是來自在貴州、江西等地,而這些茶葉絕大多數都是大批安吉人引種在當地種植加工的。種茶的、做茶的的確是安吉人,而茶呢?還算安吉白茶嗎?而這幾年在安徽峨橋茶葉市場里的白茶(白葉一號針型茶)吞吐量不亞于原產地安吉,流轉到各地市場仍舊會稱作“安吉白茶”,你又能怎樣。

天下人盡知的鐵觀音不一定是安溪產的,很有可能是永春、南安、華安、漳平等地。

一枝獨秀的武夷巖茶受保護區(qū)的影響,種植區(qū)域逐漸往閩浙贛交界處發(fā)展,高速公路旁、黃土坡上種滿了“巖茶”,從當初的“正巖”、“偏巖”、到現在的“無巖”,但滿世界賣的哪一個不是“武夷巖茶”。

幾乎所有茶葉店都在賣的正山小種、金駿眉十有七八都不是武夷山生產的,浙江松陽xx村有幾十家紅茶加工戶,每年春茶季節(jié),每天會從各地收購茶鮮葉加工成數噸、十數噸干茶裝進寫著“正山小種”、“金駿眉”的箱子發(fā)往武夷山........而當年十分暢銷渾身金毛一百多塊一斤的金駿眉基本來自廣西三江一帶,三江“金駿眉”,把正山堂金駿眉從王者直接拉到菜鳥。

這個時候蘇州茶葉市場賣的“碧螺春”、“金壇雀舌”,無非是四川名山的甘露、竹葉青,又要市場有需求,同一件馬甲換個名就是,無妨!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受《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保護的茶品,這只不過是其中一部分.......

1999年出臺的《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包括了茶葉,我們來看看其中的第二條 :本規(guī)定所稱原產地域產品,是指利用產自特定地域的原材料,按照傳統(tǒng)工藝在特定地域內所生產的,質量、特色或者聲譽在本質上取決于其原產地域地理特征并依照本規(guī)定經審核批準以原產地域進行命名的產品。

第三條:任何地方申報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必須依照本規(guī)定經審核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志,必須依照本規(guī)定經注冊登記。

16年過去了,試問我們現在做到了嗎?雖然此規(guī)定仍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地方保護主義影子,對于樹立地方品牌、產品推廣、品質保證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的。

但現在呢?藩籬可以保證君子不進來,但是卻阻止不了風雨不進來、鳥獸不進來。

這十多年間經濟高速發(fā)展、信息飛速傳遞,世界的距離在不斷地拉近,使得任何商品的流通變得那么的容易;在利益的驅使下,使得本來就難以制定標準的農產品流通領域毫不猶豫地將《原產地域產品保護規(guī)定》踩在腳下。于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安溪鐵觀音、正山小種等等已經不是一個品牌,更多的是代表一種制作工藝而已。一個品牌會有持有人,而一種制作工藝卻人人可用。

消費者迷信老牌、相信大牌,于是經營者模仿老牌、制造大牌。這是“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相互傷害”。這是市場經濟發(fā)展中人們以“追名逐利”至上的必然產物,前者追名,后者逐利。

而這一切的一切造成的結果是消費者不愿意再相信茶商,永遠會以為他們會忽悠自己;茶商們想拼命的澄清自己,卻始終難以卸下那口黑鍋,可以說現階段茶圈各環(huán)節(jié)還存在著信任危機。

市場經濟的好處在于不再以裹小腳為美,解放了劃地為牢、唯我獨尊腐朽思想。市場經濟體系里,人們所追求的私利其實是一個社會最好的利益,是促進社會發(fā)展的一種動力。表面上看,市場經濟是自由的經濟、公平的經濟、產權明晰的文明經濟,但實際上這一切是通過市場交換規(guī)則根據市場需求狀態(tài)作出強制性調整的經濟形態(tài),所以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缺陷依舊非常大,所以說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

不管是任何經濟模式,都離不開人性的貪婪,成也欲望,敗也欲望。人非草木,是動物總會犯錯,幾十萬年來,我們總是在犯錯、修正、犯錯、修正中不斷進步。

茶。向來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你愛也好、惡也好,它都在那里,不為所動。人。販者,有利就好,莫貪;喝者,好喝就行,莫癡。

2條評論

漢文愛茶

2年前
浙江新昌產的龍井叫“大佛龍井”?

貝多酚

App留言
2年前
點贊學習
發(fā)布失敗,請檢查您的輸入。
您還沒有登錄
點此登錄 取消
請先登錄
在APP中打開
在APP中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