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在1064年前后撰。由于可考證的資料甚少,所以文章只能為你介紹《東溪試茶錄》的簡要概述。“茶之名者有七,一曰白葉茶,茶葉如紙,民間以為茶瑞。”就是出自宋人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東溪試茶錄》
  約成書于宋治平元年(1064)。有宋代左圭《百川學(xué)?!繁?,明代胡文煥《格致叢書》本、喻政《茶書全集》本等多種刊本。東溪是建安的一個著名產(chǎn)茶區(qū),其書乃補丁謂、蔡襄兩家《茶錄》之所遺。全書約三千多字,首為緒論。次分總敘焙名、北苑(曾坑、石坑附)、壑源(葉源附)、佛嶺、沙溪、茶名、采茶、茶病八目。敘述諸焙沿革及所隸茶園的位置與特點,頗為詳盡;所論茶葉品質(zhì)與產(chǎn)地自然條件的關(guān)系,亦頗有見地。

  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隄首七閩,山川特異,峻極回環(huán),勢絕如甌。其陽多銀銅,其陰孕鉛鐵,厥土赤墳,厥植惟茶。會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叢條,水多黃金,茶生其間,氣味殊美。豈非山川重復(fù),土地秀粹之氣鍾,于是而物得以宜歟。北苑西距建安之洄溪二十里而近,東至東宮百里而遙。姬名有三十六,東宮其一也。過洄溪,逾東宮則僅能成餅耳,獨北苑連屬諸山者最勝。北苑前枕溪流,并涉數(shù)里,茶皆氣弇然,色濁味尤薄惡,況其遠者乎!亦猶桔過淮為枳也。近蔡公作《茶錄》,亦云隔溪諸山,雖及時加意制造,色味皆重矣。今北苑焙,風(fēng)氣亦殊,先春朝阝齊常雨,霽則霧露昏蒸,晝午猶寒,故茶宜之。茶宜高山之陰,而喜日陽之早。自北苑鳳山直苦竹園頭,東南屬張坑頭,皆高遠,先陽處,歲發(fā)常旱,芽極肥乳,非民間所比。次出壑源嶺高土決地,茶味甲于諸焙。丁謂亦云:鳳山高不百丈,無危峰絕崦,而岡阜環(huán)抱,氣勢柔秀,宜乎嘉植靈卉之所發(fā)也。又以建安茶品,甲于天下,凝山川至靈之卉,天地始和之氣,盡此茶矣。又論石乳,出壑嶺斷崖之間,蓋草木之仙骨。丁謂之記錄,建溪茶事詳備矣。至于品載,止云北苑壑源嶺,及總記官私諸焙千三百三十六耳。近蔡公亦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產(chǎn)者味佳。故四方以建茶為目,皆曰北苑;建人以近山所得,故謂之壑源;好者亦取壑源口南諸葉,皆云彌珍絕,傳致之間,識者以色味品第,反以壑源為疑。今書所異者,從二公紀土地勝絕之目,具疏園隴百名之異,香味精細之別,庶知茶于草木,為靈最矣,去畝步之間,別移其性。又以佛嶺、葉源、沙溪附見,以質(zhì)二焙之美,故曰:《東溪試茶錄》。自東宮西溪,南焙北苑,皆不足品第,今略而不論。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看了又看

宋代:唐庚《斗茶記二》
宋代: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
《宣和貢茶經(jīng)》
宋代:蔡宗顏《茶山節(jié)對》
宋代:蔡宗顏《茶譜遺事》
宋代:曾伉《茶苑總錄》
《北苑煎茶法》佚名
宋代:《茶法總例》 佚名
《茶雜文》 佚名
宋代:桑茹芝《續(xù)茶譜》
《茶具圖贊》審安老人
章炳文《壑源茶錄》
《茶苑雜錄》佚名
明代《茶譜三》佚名
《癯仙茶譜》佚名
陳講《茶馬志一》
陳講《茶馬志二》
朱祐檳《茶譜》
錢椿年《茶譜》1530年前后撰
明代:趙之履《茶譜續(x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