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屬于黃茶,自明朝便已有記載。產(chǎn)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具有抗輻射,提神清心,消暑等功效。其成品主要經(jīng)過炒茶、初烘、堆積、烘焙等工序,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nóng)產(chǎn)品。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自然地理情況
 
  1、產(chǎn)地分布
 
  霍山黃大茶又名皖西黃大茶,是中國名茶,產(chǎn)于安徽霍山、金寨、六安、岳西等地,其中以霍山縣火化坪,漫水河,金寨縣燕子河一帶所產(chǎn)的品質(zhì)最佳。
 
  2、生長環(huán)境
 
  霍山縣位于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國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東西貫通,大革命時期為鄂豫皖紅色區(qū)域中心??h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人口37萬,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1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125個村、17個社區(qū),是一個集山區(qū)、庫區(qū)、革命老區(qū)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
 
  其中以霍山縣佛子嶺水庫上游大化坪、漫水河及諸佛庵等地所產(chǎn)的黃大茶品質(zhì)最佳,這里的海拔高度在400m以上,山高云霧多,雨量充沛,空氣濕度大,植被覆蓋率達到76%以上,土壤疏松,土質(zhì)肥沃,PH值4.5-6左右,生態(tài)條件良好,適合茶樹生長。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加工工序
 
  皖西黃大茶加工技術(shù)加工工序為炒茶、初烘、堆積、烘焙。
 
  1、炒茶
 
  炒茶分生鍋、二青鍋、熟鍋三鍋連續(xù)操作。生鍋主要起殺青作用,破壞酶的活性;二青鍋主要起初步揉條和繼續(xù)殺青的作用;熟鍋主要是進一步做條。炒茶鍋都采用普通飯鍋,按傾斜25?!?0。砌成相連的三口鍋炒茶灶。
 
  炒茶都使用竹絲扎成的炒茶掃把,長約1米,竹絲一端分散直徑約為10厘米。所不同的是炒法,當?shù)夭柁r(nóng)總結(jié)為“生鍋要旋,二鍋帶勁,熟鍋要鉆”,另外鍋溫也有所不同。生鍋鍋溫為180℃~200℃,投葉250~500克,兩手支起炒茶掃把在鍋中旋轉(zhuǎn)炒拌,使葉子隨著掃把旋轉(zhuǎn)翻動,受熱均勻,此即“滿鍋旋”。
 
  同時注意旋轉(zhuǎn)要快,用力要勻,并不斷翻轉(zhuǎn)抖揚,散發(fā)水蒸氣。炒3~5分鐘,葉質(zhì)柔軟、葉色暗綠時,可掃入二青鍋內(nèi)繼續(xù)炒制。二青鍋鍋溫略低于生鍋。進入二青鍋后,及時用炒茶掃把將葉子困住在鍋中旋轉(zhuǎn),轉(zhuǎn)圈要大,用力也較生鍋大,即“帶把勁”,使葉子順著炒把轉(zhuǎn),而不能趕著葉子轉(zhuǎn),否則滿鍋飛,起不到揉捻作用。
皖西黃大茶
  然后再加上炒揉,用力逐漸加大,做緊條形,通過多次炒揉,當葉片皺縮成條、茶葉黏著葉面、有黏手感時,可掃人熟鍋繼續(xù)做形。熟鍋溫度更低,為130℃~150℃,炒茶方法基本同二青鍋。所不同的是增加了旋轉(zhuǎn)搓揉,使葉子吞吐于竹絲掃把問,即“鉆把子”。如此炒揉、搓揉連續(xù)不斷進行,待炒到條索緊細、發(fā)出茶香、達三四成干時,便可出鍋,進行初烘。
 
  2、初烘
 
  炒后立即高溫快速烘焙,溫度為120℃左右,投葉量為每烘籠2~2.5千克,每2~3分鐘翻烘一次,烘約30分鐘,達七八成干,茶梗折之能斷,即為適度。這樣就可下烘堆積或者直接交售給茶站,由茶站統(tǒng)一堆積。
 
  3、堆積
 
  下烘后將茶葉趁熱裝簍或堆積于圈席內(nèi),稍加壓緊,高約1米,放置在高燥的烘房內(nèi),利用烘房的熱促進蒸變。堆積時間長短可視鮮葉老嫩、茶坯含水量大小及其黃變程度而定,一般要求5~7天。茶站對收來的茶葉,先進行拉小火,烘到九成干,而后堆積,堆積時間相對長一點。堆積到葉色黃變,香氣透露,即為適度,可開堆進行烘焙。
皖西黃大茶
  4、烘焙
 
  利用高溫進一步促進黃變和內(nèi)質(zhì)的轉(zhuǎn)化,以形成黃大茶特有的焦香味。烘焙是采用櫟炭明火,溫度為130。C~150。C,每烘籠投葉約12.5千克,兩人抬籠,僅幾秒鐘就翻動一次,翻葉要輕快而勻,防止斷碎和茶末落入火中產(chǎn)生煙味?;鸸σ?,烘得足,這樣色香味才能得到充分提升,時間為40~60分鐘,待茶梗折之即斷,梗心呈菊狀,茶梗顯露金色光澤,芽葉上霜,焦香明顯,即可下烘,趁熱踩簍包裝。
 
  皖西黃大茶品質(zhì)特征
 
  葉大、梗長、黃色黃湯香高耐泡,飲之有消垢膩、去積滯之作用。又具有濃裂的老火香(俗稱鍋耙香)。著名的品種有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的大葉青等?;羯近S大茶外形梗壯葉肥,葉片成條,梗葉吉相連形似釣魚鉤,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功效
 
  黃茶是輕度發(fā)酵茶,各種品質(zhì)特征偏向于綠茶,的香氣和醇厚口感,適宜絕大多數(shù)人品飲享用。同時又改善了綠茶的苦澀味道,增加了發(fā)酵茶。
 
  黃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維生素、多糖、礦物質(zhì)及纖維素等有益成分,在調(diào)理消化系統(tǒng),保護心腦血管,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積極功效。同時,黃茶還有提神醒腦、敵煙醒酒、排毒解毒和消炎殺菌等功效。
 
  黃茶茶性寒涼,鮮爽適口,香氣怡人,尤其適宜在夏天飲用。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沖泡方法
 
  (1)備具:準備好茶具及霍山黃大茶。
 
  (2)溫壺滌具:茶具中置入燒開的清水,主要起到溫壺溫杯的作用同時可以滌具。
 
 ?。?)投茶:將霍山黃大茶小心置入壺中。
 
 ?。?)潤茶:沸水置入壺中,快速倒去以喚醒茶葉。
 
  (5)沖茶浸潤:根據(jù)實際情況掌握沖泡時間。
 
  (6)分茶:壺中的茶葉現(xiàn)過濾于公道杯中,同時保持茶湯均勻,再分別均勻的分入小杯中。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選購技巧
 
  皖西黃大茶茶葉的好壞,主要從色、香、味、形四個方面鑒別。
 
  1、看外形
 
  皖西黃大茶是以大枝大葉的外形為特點,因大枝大葉的茶比較罕見,所以極易辨識。通常以此特征來鑒別皖西黃大茶的真?zhèn)巍M庑喂讶~肥,葉片成條,梗部似魚鉤;色澤鮮亮、金黃油潤;葉底綠黃,葉質(zhì)柔軟厚實。
 
  2、看色澤
 
  皖西黃大茶干茶外形緊索,呈黃褐色。黃茶的品質(zhì)特色是"黃葉黃湯"。皖西黃大茶梗葉金黃顯褐,色澤油潤,湯色深黃顯褐,葉底黃中顯褐。
 
  3、嗅香氣
 
  茶香被譽為“天下第一香”歷來為茶人看重。皖西黃大茶滋味濃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黃大茶產(chǎn)品按品質(zhì)優(yōu)次分3級6等。
 
  4、品茶味
 
  通常一杯好茶必須具有豐富的滋味,它不但要求茶湯的味道有不斷滋生的感覺;而且咽下后,任然產(chǎn)生無窮的回味和余韻,霍山黃大茶滋味濃厚醇和。
皖西黃大茶
  皖西黃大茶儲存方法
 
  保存黃茶時,可在茶葉袋中放入保鮮劑并密封,以隔絕空氣;要將含水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nèi),一般最佳的含水量在7%左右;一般情況下,茶葉保存在5-6℃為好(將溫度控制在5℃左右,保存不“發(fā)酵”或輕“發(fā)酵”茶葉的質(zhì)量較好),因為茶葉在高溫或常溫條件下可加快氧化速度,很容易陳化,從而影響黃茶的品質(zhì)。
 
  故可以把茶葉用鋁箔袋裝好再放入罐中,然后再在外面套一個干凈的塑料袋并扎緊,直接放入冰箱內(nèi)儲存,并注意避免與其他食物在一起冷藏,以免茶葉吸附異味。
 
  皖西黃大茶歷史發(fā)展
 
  明代許次紓《茶疏》記述:“天下名山,必產(chǎn)靈草。大江以北,霍山縣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陜?nèi)私杂弥D戏街^其能消垢膩,去積滯,亦甚寶愛。顧彼山中不善制造,就于食鐺大薪炒焙,未及出釜,業(yè)已焦枯,詎堪用哉。
皖西黃大茶
  兼以竹造區(qū)筒乘熱便貯,雖有緣枝紫筍,輒就萎黃,僅供下食,奚堪品斗。”這篇著作記載了黃大茶的原產(chǎn)地,銷售市場,生產(chǎn)器具,貯存包裝,藥用功能等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尤其是這被記載的工藝與現(xiàn)時黃大茶的制法,大致吻合。焦味和悶黃,正是黃大茶的本質(zhì)特征。
 
  清代乾隆四十一年(1776)的《霍山縣志》里記載:“茶,本山貨屬,以茶為冠。其品之最上者日銀針,次日雀舌,又次日梅花片,白蘭花頭日松蘿。”
 
  中國茶葉泰斗陳椽在《安徽茶經(jīng)》記述:黃茶產(chǎn)地較主闊,浙江的平陽、東陽,霍山、岳西、金寨、六安及湖北英山出產(chǎn)黃大茶,臺灣也有黃茶生產(chǎn),其中以霍山縣黃大茶為最著名,產(chǎn)量最多。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黃茶的種類,功效與作用

黃茶的種類,功效與作用

看了又看

岳陽黃茶
黃茶屬于什么茶?
中國十大名茶之君山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