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岡倉天心《茶之書》

讀岡倉天心《茶之書》

  鄭子語/文

  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遠。在古人和今人之間溝壑一般的時差里,面對空間上的山高水遠只能徒生感嘆。諸如為何不能與竹林七賢同處一時,不過我看這未必是今人的不幸:在古人的文字中,我們真實不欺地相遇。岡倉天心的《茶之書》,是今年所閱圖書中的一大驚喜。我刻意壓住激動,許自己慢慢游走字里行間。最后甚至是,避開日光燈的探視,挪去一個靠窗的房間,半坐在兩米高的綠色盆栽之中,完全借助舒適的自然光,翻開書,用食指跟隨目光清點一字一句,指上的螺紋與書頁之間開始美妙摩行,用碳素筆輕輕地劃上重點記號。

  這樣一本以茶來論藝術(shù)談?wù)軐W的書,竟催我在最后第七章《茶道大師》落下淚來。書的最后安排了一場悲欣交集的死亡。受佞臣所害,茶道大師利休被秀吉太閣賜予自行了斷的死刑。書里講:"只有和美一起度過一生的人,才能擁有美麗的死。"利休的死,令我想起弘一法師用悲欣交集來形容生死極境,而"華枝春滿,天心月圓",是何等優(yōu)雅冥妙。利休的死,隆重而低調(diào)。他把掛抽與茶具一一贈給客人,只留一只左右了自己命運的茶杯:"這只被不幸之人的唇玷污了的茶杯,絕對不能再讓任何人使用。"杯碎人去。

  未能與岡倉天心促膝而談,我還是在讀完書之后列出我的問題:岡倉老師,你覺得今天日本茶道有沒有繼承傳統(tǒng)文化?岡倉老師,東方茶文化的精神在哪些國家保存得最完整?在中國大城市中,位于CBD,那些花費巨資裝修的茶館茶樓,茶客們非富即貴,這是否違背的茶道精神?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世界融合的進程日漸加強,文化的交流亦是如此,東方與西方在文化上如何保持原有的特性?岡倉老師,你對中西合璧的作品作何感想?中國的茶與日本的茶在生活中的地位有何不同?

  二

  我以為"悲欣交集",亦能形容岡倉天心在寫作《茶之書》時的豐富情緒。這種心情,與他所處的明治時期的日本不無關(guān)系。

  經(jīng)濟上的強勢,如水從高往低流走,輸出的是價值觀,由此被強化的是經(jīng)濟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思潮。岡倉天心生活的明治時代,恰是西方現(xiàn)代化大潮洶涌而來的時代,日本面臨是否"脫亞入歐"的選擇。顯然,"文化"亦成選項。岡倉天心的姿態(tài)非常明確,就是極力保護東方文化不受西方文化入侵和破壞。為此,他寫了《茶之書》,寫了《東方的理念》。在《茶之書》中,與其說是寫茶,不如說是在寫日本獨特的文化和以茶文化為內(nèi)蘊的東方文化、藝術(shù)、哲學。他不惜像一個抒情詩人一樣深情贊美茶,說茶是藝術(shù)品,講茶的優(yōu)雅,寫茶室的陳設(shè)如何與禪和道同構(gòu)。他還用優(yōu)美的句子寫到了花和花道。

  他在世界文化的熔爐中煉就了自己:商人家庭出生,從小學習漢學,七歲時進入外國人開辦的英語學校學習英語。大學畢業(yè)后做美術(shù)教育,桃李滿園。他在紐約用英文寫了這本《茶之書》。

  他的欣喜溢于字里行間,同時對西方的誤解表示憤怒,對于西方華麗而單調(diào)重復(fù)的建筑很是不屑,對東方插花師對花的粗暴和西方社會對花的浪費都感到可惜。他對萬物都懷有敬畏憐憫之情,我甚至覺得岡倉天心有一顆傷春悲秋的詩心。因為赤誠,他的偏執(zhí)可以理解,甚至覺得可愛。

  在岡倉天心看來,"西方的自由只存在于物質(zhì)上的競爭中,而不是人性的自由"。他在一碗茶中,發(fā)現(xiàn)了"人性"。

  三

  何為人性?解釋太多太雜。在我看來,人性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性。人性之美與人性之丑,都是人性。茶以茶道、以哲學、以禪宗,帶出豐富的人性--這是《茶之書》的內(nèi)蘊與核心。

  茶的豐富意向,讓茶在精神上很難定義。岡倉天心對茶的見解可謂高明。在他看來,茶的哲學,并非限于一般意義上的唯美主義。他認為茶的哲學結(jié)合了倫理和宗教,是人們關(guān)于人類和自然關(guān)系的全部見解,是衛(wèi)生學,也是經(jīng)濟學,還是精神幾何學。"它確定了我們和宇宙萬物之間的比例感",這句話讓我停留了幾分鐘,其意妙極。我不想一一列舉,對茶道、禪宗、哲學之間的種種關(guān)聯(lián)的闡述,岡倉的語言可謂精準,觀點讓人稱贊。

  具體而言,岡倉天心從歷史、宗教、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細節(jié)出發(fā),鮮活地呈現(xiàn)出了一個活著的茶的哲學,令人感到,茶有魂,這魂由幾股精神力量參與,代表了東方精神的內(nèi)核。在地域文化上,它涉及印度的佛教、中國的孔儒倫理、日本茶師的深研。在茶道文化流變上,日本引進并保留了中國唐宋時期的飲茶習俗,并將之形成了儀式感很強的茶道文化。在本民族茶文化的發(fā)展上,日本的茶道日漸完善,與中國人茶的態(tài)度不同,茶在日本可以上升到生活藝術(shù)的宗教,而中國的茶道已然"離魂",成了一種相對單一的飲料。

  何以見得茶就代表的東方文化?岡倉天心的比喻囊括了這其間的關(guān)系:"在象牙色瓷杯里的琥珀色液體中,茶的初嘗者能夠品味到孔子的親切靜默、老子的辛辣痛快和釋迦牟尼來自凈土的芳香。"倫理、道、佛,皆在其間。一只茶杯,盛滿人性之光,令人心懷感激。

  茶有魂,茶是精神世界的物化。茶一杯一杯承載著人們生活的變遷,見證著歷史的進程,標示出每一個年代的風貌。茶的魂,在茶道確立之時就已然定格,它無從描摹,但心靈卻可細味。它無法具象,但一杯一壺,一沖一泡,一飲一啜,無不有魂。茶客如茶魂附體,踐行著茶之精神,茶之哲學。茶的指向,未嘗沒有行為哲學、處世哲學、生活美學。茶與我們內(nèi)心的隱秘通道豁然相連,出口之外是桃花源,所處之地是理想國。

  作為藝術(shù)品的茶,是茶的榮耀。在第五章《藝術(shù)鑒賞》部分,岡倉天心講了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訓琴。"琴是伯牙"抑或"伯牙是琴",讓人陷入"莊周夢蝶"般的終極念想。作者想說的還是,對優(yōu)雅如茶的天物,不可煮鶴焚琴煞風景,而是順應(yīng)物的本性,有針對性地采取辦法釋放出它自身的美好,方可"琴人合一",彈得天籟。在這一點上,茶性與人性達到了一致:尊重茶,也是尊重我們自己。

  四

  好書不分厚薄,《茶之書》是一本需要精讀的書。我在書中做的每一個記號,都是一個個思考的出處。

  1、"茶的理想體現(xiàn)了東方文化各種情調(diào)不同的特色。"見茶又是茶,茶在歷史中的姿態(tài)疊加起來,如此時茶的多樣和對茶的想象力。

  2、"它以荼、蔎、荈、槚、茗等多種名稱出現(xiàn)在古典作品中……"偉大的漢字,每一個字都是觀景臺,雖然都是茶,但不同的字可以咀嚼出"茶"的不同口感。

  3、"最高級的茶葉必須具備以下的特征……"來自陸羽《茶經(jīng)》的見解,原話是:"如胡人靴者……"好的茶葉,有褶皺的質(zhì)感、有輕盈的意態(tài)、有溫潤的光澤、有清潔的質(zhì)地,評價的角度非常之多。

  4、"宋朝的文化在日本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國文化幸耶,不幸耶?

  5、"茶道是以佳茗、花卉和繪畫等組成的即興戲劇。"戲劇一說很新鮮,"內(nèi)心的戲劇"或更貼切。

  6、"神和自然相遇,昨天和明天分離。'現(xiàn)在'是移動中的'無限',是'相對'的合法領(lǐng)域。'相對'尋求'調(diào)整',而'調(diào)整'是一種'藝術(shù)'。"藝術(shù)之論,妙不可言。

  7、"釋迦牟尼、孔子和老子站在象征人生的一壇醋前,各自用手指蘸醋品嘗其味道。實事求是的孔子說那是酸的,而佛祖說那是苦的,老子則斷言那是甜的。"一壇醋被嘗出各種味道,有趣而深刻。

  8、"禪對東方思想的特殊貢獻,就在于它認識到凡俗世界和精神世界同等重要。""茶道的全部理想,來自這樣一個禪的觀念,即在人生瑣事中發(fā)現(xiàn)偉大。道家為審美理想打下了基礎(chǔ),禪宗把這個理想付諸實踐。"欲辨已忘言,銘記于心的句子。

  9、"(茶室)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意在暗示一種優(yōu)雅的清貧。"在"優(yōu)雅"和"清貧"之間,茶室提供了精神通道。

  10、"正是禪僧們在菩提達摩像前輪流從一個茶杯中喝茶的儀式,為茶道奠定了基礎(chǔ)。""日本所有杰出的茶師,都是禪宗的修行者。"禪宗與茶道的關(guān)系,這些話說得明白。

  11、"利休所追求的,不僅僅是潔凈,還有美和自然。"小小的茶室,在畫、花等器具的選擇上極其講究,在色調(diào)、聲音、搭景上用盡巧心,茶室是以茶為中心的立體而綜合的審美與體驗。

  12、"藝術(shù)想要得到充分的鑒賞,必須契合同時代的真實生活。"生活為藝術(shù)之本。

  13、"杰作存在于我們自身當中,正如我們也存在于杰作之中。"喚醒了我們對美的追求,琴人合一、天人合一是完美境界。

  14、"藝術(shù)的價值只取決于它向我們傾訴的程度。"不過,有些藝術(shù)超越了時代,即使向人傾訴的程度很強,但未必能得到應(yīng)有的回應(yīng)。所以,我認為藝術(shù)的價值取決于超越了時空界限的向人們傾訴的程度。

  15、"他們追求的是高價,而不是高雅;他們追求的是流行,而不是美。"放在今天,這種現(xiàn)象仍然十分普遍。藝術(shù)不是以價錢為唯一的評判標準,藝術(shù)的價值在于有人懂,有人欣賞,在于找到自己,得到認同,陶冶情操,愉悅心靈,提升我們生命的質(zhì)感和美感。

  16、"浴梅宜隱士,浴海棠宜韻客,浴牡丹芍藥宜靚妝妙女,浴榴宜艷色婢……"人與花,亦可如此美好相映,今人可有這樣的細密風雅?

  17、"周茂叔為了使他的夢和荷花的夢混為一體,曾在小船中睡覺。"何等務(wù)虛的天真雅趣!

  18、"當花兒枯萎后,茶師便溫柔地把它托付給河流,或者細心地掩埋在土中。"莫非黛玉葬花的風氣隔空傳到了日本?

  五

  為何一衣帶水的日本,在文化上比中國用心?源于中國的茶,在中國的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燦爛豐富的茶文化,但最后在日本得到了保留,得以繼承發(fā)揚。這里面固然有因?qū)Σ璧膽B(tài)度不同而產(chǎn)生的迥異結(jié)果,但是對于茶,我們失去了太多傳統(tǒng),對茶的姿態(tài),是否過于輕率?

  這是一個注重"手藝"的國家,匠人在日本的地位很高。反觀中國,民間藝術(shù)瀕臨險境,成了一件件準遺產(chǎn)。民間藝人青黃不接,老人技藝精湛,但年輕人很難接受。中國茶道在中國并不流行,人們對茶道并不熱衷,茶道是茶價值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但是誰能真正將之發(fā)揚推廣?

  與日本的茶比較起來,我們的茶只能算"離魂之茶":茶變成了生活中的飲料,從市場和消費的角度來看,這非常需要。但是茶的發(fā)展,不僅僅只是報表上枯燥的數(shù)字?人有心,茶有魂,方能回歸茶作為藝術(shù)品的特性,變成審美對象的茶。

  我們不乏愛茶之人,有茶癡,有茶狂,有安心做好茶的人。但是這樣的人放在整個人群之中,顯得太少太少。我們?nèi)狈φ嬲龕鄄柘Р璧姆諊?,我們?nèi)狈Σ枋业捏w認,我們?nèi)狈娜诵缘慕嵌韧ㄏ虿栊缘氖サ?,我們?nèi)狈σ灰载炛臉闼匦叛?,我們?nèi)狈Σ杷嚨拈_掘與提升……我們?nèi)钡奶唷?/p>

  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茶文化?精致、優(yōu)雅、從容、淡定、張力、和美、內(nèi)省、愉悅、順暢、潔凈、自然……我們需要從把茶從"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日常序列中解放出來,把茶從"財富、產(chǎn)業(yè)、模式"的商業(yè)秩序中抽身出來,把茶從簡單空泛的偽茶藝中剝離出來,我們需要以人之所以為人的思考,直視茶之魂魄,獲得茶與內(nèi)心的豐富交集。

  在一碗茶中,我們相遇,也是相遇我們每個人自己。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看了又看

云南普洱茶陳化工藝發(fā)端追記--楊維仁
茶都―思茅、普洱
普洱茶藝的考究
夏天喝普洱
普洱沖泡經(jīng)驗談
泡普洱的茶具大盤點
普洱的味道你我談
關(guān)于茶的沖泡時間
泡壺好茶的要點
壺具與泡茶的搭配
普洱茶沖泡方法探秘
茶道的精神
普洱撬茶的方法
沖泡普洱茶的好方法
泡普洱速成
茶道的由來
普洱茶沖泡手法
梅 蘭 竹 菊四說
習茶技藝-習茶
習茶技藝-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