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峰】:在父親的茶事中成長

  從小就在茶葉的包圍里生活,成長過程也見證著父親鄭炳基對普洱茶的執(zhí)著與熱愛,只是當時這種來自父輩的精神并沒有在最初時刻就影響到自己,就像一條信仰的道路,總是需要時間的因緣際會來點撥。作為一個大學專攻數(shù)學的典型理科男,鄭培峰也承認自己對于普洱茶這種比較感性的物質,從不了解到喜歡再到定心去做茶,確實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條承繼普洱茶的道路上,父親對自己有著深遠的意義。
【鄭培峰】:在父親的茶事中成長
  畢業(yè)不久后,2011年開始跟著父親學習做茶,對此,鄭培峰是被動的并且也從心里排斥的。“當時跟著公司同事上茶山,下基地,到車間,看研發(fā),去銷售,父親要求我很嚴格,不論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必須要去看,并且要跟著茶廠里一線的人員學著去做,最開始的時候,我還耐著性子去做這些,但是只要父親不在,我也就偷懶了。”回憶起這段習茶之初,鄭培峰笑著搖搖頭。當然,自己玩的小伎倆是逃脫不了父親的火眼金睛,很快消息就傳到父親耳中,自然是大發(fā)雷霆,他從來沒有見過父親如此生氣,才知道爸爸要求自己做茶這事是極為認真的。
 
  父親問了他兩個問題,“何為普洱茶?好的普洱茶怎樣得來?”他回答的支支吾吾,但這次父子之間語重心長的對話,讓他明白了父親對于自己寄予多了多少深厚的希望,那就是讓自己的普洱茶事業(yè)能夠后繼有人。
 
  接下來,父親親自帶著他上茶山,希望茶山這樣靈性之地能夠讓他從根源上認識普洱茶。公司有6個自營的6大生態(tài)茶園基地之一,鄭培峰最先熟悉的是其中最具有光環(huán)的一個茶園——板山清代皇家貢茶園。
 
  “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要去板山,那里山高林深,常年濃霧緊鎖,路也都是原始的山路,很不好走,好幾次都是路滑差點摔倒”。在山林中行走,父親跟鄭培峰講板山的歷史,當帶著他親自來到1700年高齡的古茶樹下時,他看到這樣枝桿崢嶸,飽經風霜的普洱茶在大自然中傲然挺立,頓覺自己渺小細微的如一顆沙粒,內心澎湃著莫名的感動,所有的輕狂和驕傲在這樣時間的老人面前徹底坍塌。
 
  板山位于寧洱縣勐先鄉(xiāng)境內,眾所周知的古六大茶山之源頭,也是云南普洱茶集團有限公司板山皇家貢茶園的所在地。在春季,走進這個古老的茶山,郁郁蔥蔥的茶樹煥發(fā)著生機,殊不知這里曾經因為茶而發(fā)生過流血的斗爭:清朝雍正年間板山茶農不堪壓榨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后,遭到血洗茶山,大批的茶樹也被砍伐。板山茶農后被迫紛紛遷居版納,和石屏茶商共同開辟創(chuàng)造了古六大茶山。當鄭培峰重新回顧起這段父親講與他聽的歷史故事,仍舊十分感慨,然而對他而言,厚重的歷史令他心馳神往,真正讓他內心深覺震撼,從而愛上那些靈性的葉子們的,還是那些原始森林內生長著的古茶樹群。
 
  之后,父親對他的要求更多了些,讓他把普洱茶集團旗下的茶基地做個簡單的分布圖,每一個茶園基的地理位置、氣溫、雨量都得標注清楚。集團自營的6大生態(tài)茶園基地,分別為板山皇家貢茶園、會連有機茶園、白草地有機茶園、竹山生態(tài)茶園、大黑山生態(tài)茶園、涼水箐生態(tài)茶園,土地總面積約45000畝,茶園面積27000多畝,要做好分布圖并記錄好位置和不同時期的氣溫和雨量,無疑是一件花心思的工作,把這些事情一一做好,不僅磨練了鄭培峰的耐心,鍛煉了他的意志,也讓他與普洱茶的距離越來越近,也越來越愛。
【鄭培峰】:在父親的茶事中成長
  出了茶山,父親又帶著鄭培峰去加工車間,從茶葉的殺青、揉捻、攤晾、檢驗等等環(huán)節(jié)都仔細講解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操作標準,他說只有標準化的生產,全程監(jiān)控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才能充分保留茶葉的天然成分和氣韻,才能保證茶的品質,做出好茶。
 
  直到這里,鄭培峰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父親一直反復強調要求打造天然、有機、無污染的茶山茶園,為什么要與院校、科研院所、技術專家聯(lián)合,年年給茶農培訓,嚴格按有機茶園的標準,統(tǒng)一管理茶園,尤其是病蟲害的防治……這些父親最重視的,年年親力親為的工作正是為了保證茶的品質!鄭培峰永遠記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現(xiàn)在你看到的只是一件好的商品,如果只賣普洱茶,不推廣普洱茶文化,那可能更像是個農副產品。茶文化海納百川,代代相傳,希望你可以泡在這茶里,做好人,做好茶。
 
  目前鄭培峰在公司里主要負責市場營銷,在他看來,這個部門不單單只是賣茶的公司組成部分,為了迎合當下普洱茶市場的客戶需求,他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是將帶領整個部門配合公司其他核心部門,以父親為標桿,走出一條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普洱茶新的道路。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推薦

看了又看

制茶行家林增欽:福州茉莉花茶傳統(tǒng)工藝的傳承
永春“茶王”鄭清池 讓馬來西亞人接受高端烏龍茶
大別山中的茶葉王——李為超
探訪茶師王順明與他的武夷巖茶大紅袍
記全國勞模張步瑞酒醇茶香相伴創(chuàng)業(yè)人生
梁慧穎:從來佳茗似佳人
新昌茶農張樂群:一定要把家鄉(xiāng)茶的牌子打響
堅守在大巖山上的倔強炒茶人
部客商訪仙巖舜禹名茶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鮑樟苗
簡伯華:“茶販子”開創(chuàng)“茶葉王國”
臺灣茶娘彭少儀:用“互聯(lián)網+”來改造傳統(tǒng)茶業(yè)
制茶人陳樹褔:二圣茶山上的隱居歲月
80后創(chuàng)業(yè)茶人何以讓祭茶大典進非遺
沈鐘:以茶治縣一茶人
專訪"云雪瑤"茶品牌創(chuàng)始人國家高級評茶師宋米和
看0經驗“白茶婆”,1年怎么賣500萬元白茶?
魯云:“普洱茶都”——勐海散記
三門“茶王”胡善樹:善研“茶經”有建樹
紫陽茶葉生產機械化的奠基人
“柘榮青茶”: 一個大學生的創(chuàng)業(yè)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