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臺灣茶人李曙韻在臺灣辦了人淡如菊茶書院之后,又來到北京國子監(jiān)開設了“晚香”茶室,她的茶室不大,卻因為獨特的空間風格,美麗的茶器吸引,讓很多大陸茶人成為她的粉絲,以至今天又有了“茶家十職”更大的茶意展示空間,從她為人們打開的這扇窗,一種喝茶的沖動被喚醒,一種不美則死的意念被點燃。
 
  可以說,當代臺灣茶人,是連接大陸與日本茶道的介質(zhì),他們打通了茶的脈絡,把中國茶道的歷史、現(xiàn)在與未來連接在了一起。我們知道了喝老茶的臺灣茶人周渝,文人冶堂何健,復制唐代茶道的香港人葉榮枝,一個美麗的茶空間食養(yǎng)山房,日本陶藝家安藤雅信、大村剛,中國蘇州園林的雅集倡導者葉放……原來,茶一直都在,茶一直都被執(zhí)著于她的人們寵著愛著,只是我們過去和這些事茶人一直在平行空間里,一直到此刻才相遇在最美的時間里。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在李曙韻的書《茶味的初相》中,她的要義有兩個:一是茶湯之眼是苦味,茶人之眼是初相,她說要保持這種喝茶的初心,保持獨立。二是喝茶要從器物入道,布置一道美麗的茶席,營造氛圍,“茶人以茶作為俯仰天地的依歸”。
 
  因為愛上一件茶器而喜歡上喝茶的人,大有人在。而日本的茶道祖師爺千利休說:喝茶,不過是簡單的幾個動作,但就是這樣的動作,卻需要靜心靜氣反復練習,以達到寵辱不驚的境界。岡倉天心作為后來的論茶之人,本是想讓更多的西方人了解東方人喝茶的快樂,卻將《茶之書》寫成了茶道的美學精髓總結(jié),無數(shù)喝茶的人在書中找到了哲學與人生意義的共鳴,誰說喝茶是簡單的事呢?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喝茶,其實,就是體味人生,“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的試探。”“茶這個詞所傳達的,是我們整套融合倫理與宗教的天人觀……只要你是茶道信徒,就是品位上的貴族。”每次讀到這些話,對茶人來說,就是一次精神上的鼓勵與滿足。
 
  一次,在深夜,讀《聽周渝說老茶》,竟幾次濕了眼睛,那種用時間的堅持熬就的人生體驗,是深入骨髓的感動,那真的是愛茶如生命啊,周先生說:“可是,沒有人生的經(jīng)歷,就直接天人合一,這是自欺欺人。人生有滄桑和壓抑,老茶如果不去悟出那些壓抑的東西,不去解,怎么釋放那么大的能量呢?一個文化能不能解除我們內(nèi)心最深的癥結(jié)?如果不能,就太虛了。”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無論是老茶,亦或是美麗的茶席,其實承載的都是人的精神需求。不論是從宋代的徑山寺傳播到日本被發(fā)揚光大的日本茶道,還是臺灣茶人講究茶席茶器茶空間的當代中國茶道,都是圍繞茶進行的人的精神活動。
 
  我曾經(jīng)問過李曙韻老師:有人說,茶道在日本,臺灣茶人學習日本茶道,現(xiàn)在又反芻中國大陸,這樣的說法正確嗎?從“三聯(lián)”的茶之道專輯,到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人們似乎想找到其中的聯(lián)系。我學茶一年來,這個問題逐漸有了答案。茶,在中國誕生,未來一定在中國繁榮。茶,既是生活方式,也是經(jīng)濟存在。茶,既是苦難時候的慰藉,也是在生活衣食無憂的點綴??梢赃@么說,茶道在日本是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在臺灣是發(fā)展停滯的狀態(tài),在大陸是被喚醒的狀態(tài)。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我們骨子里祖先留下的喝茶之道之趣之情,都將在當下茶人的共同努力下被喚醒,從喝茶這個簡單的動作中重新找到喝茶的品位,喝茶之大道。有人說,喝茶,就是隨意一點么,干嘛整那么多儀軌。但當你的心靈還不能慢下來的時候,當你還被無數(shù)欲望充盈的時候,這些儀軌是讓你安靜的途徑。當然,大道至簡,也許,一杯茶,就是一個世界。但我要說,布一道茶席,將茶杯、茶托、公道、茶則、花器擺放起來營造出的意境,一定只屬于你個人。與茶相遇的隆重感,會讓你生出敬畏心,溫杯、注水、出湯、分享……這樣的過程,其實是一種人生享受。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現(xiàn)在很多茶人,都擁有自己的茶器,有的人甚至追求昂貴的金器銀器,這是這個時代無法超越的現(xiàn)實,李曙韻認為,不必為此著急,當你擁有了,才能放下。樸素簡單,也是一個過程。這就是,為什么你會看到茶席上一只很舊的茶杯,會覺得美的原因。日本民藝理論家、美學家柳宗悅遍訪日本,對各地民間手工藝進行記錄,寫成《日本手工藝》。對于民間器物的審美觀念。他一直在強調(diào)一種“健康”的美,“雖然不能說復雜的東西都是丑陋的,但是,單純的東西應當被更多的恩惠所關(guān)照,美與單純、健全有著很深的關(guān)系”,同時,他強調(diào)器物還要有“實用之美”,并認為這樣的美應該更加值得重視。學茶之人,只有懂得了什么是簡單樸素的美,才能通過訓練,將自己的風格變成茶席呈現(xiàn)。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其實,以茶道論道,是不可以的。學茶之人,必須回到茶葉本身。茶有六大類,因為發(fā)酵程度不同而分為: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但六類茶里,又有不同的產(chǎn)地。你看潮汕人喝鳳凰單從的茶器具,多少在當代茶席上都有呈現(xiàn)。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鳳凰單從茶移植到福建,變成了今天的大紅袍。而喝茶本就是潮汕人的生活方式,這個我以前并不知道。像廣東、福建、安徽這些產(chǎn)名茶的地方,喝茶是一直都在進行的生活。直到今天,我們身心疲憊,需要找尋人生出口時,才驀然發(fā)現(xiàn):茶一直在等我們來泡她。今天的中國大陸,品六大茶類,漸成熱潮,鐵觀音泛濫之后,普洱成為土豪新寵,最近沒有喝過老白茶,你就落伍了。
 
  可見,我們喝茶被集體喚醒的過程,既有喜新厭舊、揮金如土,又有了解茶的急迫。每種茶,真的呈現(xiàn)了豐富的味覺,而且因人而異?,F(xiàn)在,很多事茶人到武夷山尋找手工茶,哪怕貴,也是開辟簡單從容和做良心茶的新路。同時,了解制茶過程,走到茶的初端,也可以體會一泡好茶的來之不易,似乎也可以喝到更新鮮的味道,珍視茶給予我們的無聲的愛。
 
  今年夏天,我和幾位茶人在秦嶺分水嶺的松林里和海拔2082米的華山西峰頂上,布席喝茶。在游客眼中,我們可能像怪人,但也吸引了大家來拍照。茶人們常說:不美則死。你眼中他們或許很作,但我的體會是:在大自然中喝茶,用的是山泉水,采擷的是山中花,靜靜地喝茶,聽著流水聲,再看那樸素的茶席融合在大自然中,毫不違和,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一位習茶人的自白(二)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看了又看

汪曾祺:尋常茶話
廈門日報閩茶力量2周年20人
陜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劉懿:茶業(yè)已成為生命的主題
潮安鳳凰有個"弄茶人":幫扶四鄉(xiāng)六里 保護優(yōu)質(zhì)茶種
德州茶藝師馬麗:時尚美女與傳統(tǒng)茶道碰出火花
“戀”上有機茶 熱銷國際市場
雷世國:立志傳承“貢茶”風韻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2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3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4
李浩:麻省理工畢業(yè)生回國創(chuàng)業(yè)經(jīng)營茶葉
西秀區(qū)新場鄉(xiāng)大山深處的“茶山人家”
三江窮鄉(xiāng)栽下?lián)u錢樹 能人助力貧困村催生大產(chǎn)業(yè)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5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6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7
陸羽《茶經(jīng)》解讀之8
中原茶仙子彭靜的茶事業(yè)之路 “六如茶癡”的關(guān)門弟子
佇立潮頭 看2015茶業(yè)展會
大師提名·茶人傳遞——獻給銳意進取的茶學者:劉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