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再憶我的爺爺吳覺農(nóng)(當代茶圣)

  小時的記憶有一點像扯毛線,找到一個線頭就會源源不斷地扯出來。
 
  去年回國,和表弟聊起很多年前的事,他問:“還記得爺爺教過我們品茶嗎?”
 
  我搖搖頭。
 
  “你怎么會忘了呢?你是他最得意的學生,每次品茶,你總是點得出等次。我卻認為所有茶都差不多。小勤(我的弟弟)和小巖(我們的小表弟)都跟著我亂點,所以你最被爺爺欣賞了。奇怪,你竟然會忘了。”他有點憤憤不平。
 
  “那是哪一年呢?”我問。
 
  “大概是1970年左右吧。”
 
  在以后的幾天里,我努力回想,終于記起了那一段被遺忘的往事……
 
  上世紀70年代初,“紅衛(wèi)兵”的瘋狂已經(jīng)過去,我們的父母親被送到鄉(xiāng)下去“改造思想”,爺爺和奶奶就成了我們第三代的父母親。那幾年,爺爺除了在家看報、讀書,好像有很多時間。有一天下午,他對我們說:“明天你們放學回來,我教你們品茶。”奶奶說我們太小,喝不出好壞來,茶葉都給浪費了。但爺爺不以為然。第二天,我們剛進門,爺爺就興沖沖地到樓下來迎接,在二樓的客廳里,他已經(jīng)擺好了幾只茶杯、茶碗,還有熱水瓶和花花綠綠的幾只舊茶盒。他正等著我們呢?,F(xiàn)在想來,爺爺是喜歡和他北京的茶友們聚的,“文革”時沒人敢往來,他迫不及待地把我們當成了他的新茶友。
 ?。ㄅf茶盒;圖片來源于祁紅博物館)
 
  爺爺和我們品過紅茶、綠茶、烏龍茶,沒有喝到過花茶。記不得我那時有什么竅門,能夠品出茶的不同,大概是聽爺爺?shù)脑挶容^認真吧。但我記起了他一面品茶一面聊天時講的話。
 
  爺爺說,茶性儉,是最適合他的。他是農(nóng)家的兒子,在茶鄉(xiāng)長大,每天喝茶,使他一輩子崇尚儉樸。他和奶奶在日本留學的時候,沒有錢,生活非常簡單,但到了假日,即使生活再拮據(jù),招待朋友,也還是要買橘子和茶,請朋友們一起享用,大家談天,很快樂,比山珍海味不差。他這一輩子,無論在哪里,只要能喝到茶,他就會心滿意足。
 
  備茶的時候,爺爺總是很小心地用茶匙把茶從罐子里取出來,一片都不浪費。他說:你們都背過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nóng)民辛苦,茶農(nóng)就更辛苦了。種茶辛苦,制茶更不易,炒茶要用斜鍋拋炒,站在爐前十四五個小時,炒出來也只有幾斤。精制茶就更復(fù)雜,光是篩就有十幾道工序。
 ?。ㄆ铋T工夫紅茶傳統(tǒng)制作工藝:抖篩;
 
  圖片來源《祁門紅茶:茶中貴族的百年傳奇》)
 
  爺爺說,煮茶的水一定要好,泡茶的秘密就是每一種茶與水的關(guān)系,水的溫度都不一樣,就像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茶與水要有共鳴,就要恰到好處,一分不能多,一分不能少。新茶嫩茶是最怕開水燙的,水一開沖進暖瓶里,掉下五度,再沖到瓷壺里又掉下五度,倒進玻璃杯里剛剛好。先要倒一點水,搖搖杯,把茶潤一潤,聞聞香,然后再把玻璃杯充滿。鮮嫩的芽茶呢,更是怕燙,要先倒好水,再把茶放進去,欣賞每一葉鮮芽在水里慢慢舒展開。而福建的烏龍茶,卻是要用剛開的水泡的,而且要用蓋碗泡,茶多水少。
 
  有一次,爺爺提起他在日本時,那里的人用茶字來描述人的個性:感情太豐富是太多的“茶”;比較冷漠的人,就會被稱為沒有“茶”。他還說,茶改變了他的個性,“喝茶要慢慢品,我的性格太急躁,做事常??紤]不周到。所以,做決定之前,常常要喝杯茶,想想清楚。茶用熱水,要慢慢喝,慢慢品,這就能使我靜下來思考。”
  (吳覺農(nóng))
 
  爺爺還說,茶是他的好朋友,寫文章時一定要喝茶。抗戰(zhàn)的時候,頭上有日機轟炸,路上有日軍掃蕩,常常遇到危險,心神不定。但無論到哪里,他身上總是帶著煙和茶,一支煙,一杯清茶,精神就集中了,可以動筆了。上世紀60年代初,爺爺戒了煙,只剩下茶做朋友,要安靜下來思想,只能請茶幫忙,所以茶是他可靠的精神伙伴。
 
  記得爺爺在泡茶時,特別認真、專注。家里好一點的茶具多被紅衛(wèi)兵敲光了,剩下的是參差不齊的玻璃杯,顏色不同的茶碗,爺爺提起放下它們時,仍好像面對最珍貴的茶具,現(xiàn)在想來,他是要制造和傳達一種氣氛。我們四個孫子孫女兒都學音樂,他說過,茶很簡單,也很深刻,鋼琴音樂的宏大,古琴音樂的深邃,茶里都有。茶和音樂一樣是很有靈性的,是敏感的,每一種茶都有性格。每一個制茶人都是藝術(shù)家,要尊重每一個制茶人,就像你尊重每一個藝術(shù)家一樣。喝茶也是一種藝術(shù)欣賞。
 
  那時,我只是似懂非懂地聽他講講茶,更談不上品茶。最近三年我開始整理爺爺?shù)氖指澹x他寫的文章,走訪他工作、生活過的地方,跟今天的茶人學茶,我開始懂得了他四十多年前對我說的話。多希望能和他再聊聊。
 
  爺爺是對的,茶有味道,有歷史,有藝術(shù),有哲理。茶里充滿了東方的智慧。我特別喜歡岡倉天心在他的《茶書》中的一句話:“足夠的人性在茶碗里相遇。”我想,飲茶、品茶是把藝術(shù)和自然融合到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生活之中。“茶為國飲”,我們有喝茶的習慣,這多幸運!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看了又看

崔文僮:茶也有高低?
陳炯林:攝影看世界 喝茶品人生
董國艷:回味1995——丹心一片付佳茗
鄒家駒:漫話普洱茶
憶覺農(nóng)︱吳甲選:我的父親吳覺農(nóng)
韓重德:一位有情懷的茶人
懷念駱少君:一位茶界真正的好人故去了
中國人的一天︱葉武:帥大叔辭去500強高管 尋訪無農(nóng)藥好茶
李桂榮:茶,一位企業(yè)家的第二人生
百茶人之鄭少烘:他在易武十一年
白馬非馬:與普洱茶談了一場戀愛
痛批“中國茶道”的蔡瀾,只因愛茶成癡
吳疆:什么是好茶?
沈應(yīng)瓊:有心的偏執(zhí)狂 純粹的尋茶人
吳疆:你還是幾千年的賣茶思維而已
普洱茶:引人入勝的謎團
一次遲到的論證
普洱茶的守望者李師程
一家橫割一江山
廣告稱斤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