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現(xiàn)

  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我國歷史中,唐朝是對茶葉來說比較重要的一個朝代,因此有著“茶興于唐”的這種說法。
 
  而對于唐朝的茶葉文化來說,還是離不開漢代的一些鋪墊。中國的茶葉在漢代是作為藥來使用。因為中國的中醫(yī)藥在最初的發(fā)展中,就經(jīng)常將一些植物泡水給人喝,以期達(dá)到治病的效果。這種做法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如我們今天就經(jīng)常將膠股藍(lán)、枸杞子、人參片、金銀花、甘草等泡水飲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種延續(xù)。
 
  漢代以后,出現(xiàn)了一次革命化的轉(zhuǎn)機(jī)。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醫(yī)師)手中的一味藥材,專為病人使用的,成為了人們?nèi)粘5娘嬈?。中國?ldquo;茶人”概念也開始出現(xiàn),它不是某個人的稱謂,而是一個群體的專稱。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充滿智慧的一個群體。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自漢代以后,將茶樹上采摘下來的一片片嫩葉加工成形態(tài)各異、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chǎn)業(yè),成為人們?nèi)粘OM的必需品。
 
  “茶人”中最為出名的是陸羽,也是中國第一個茶膏發(fā)現(xiàn)者,或者稱為啟蒙人。因為陸羽是中國茶葉史上第一個將茶葉中出現(xiàn)的“膏”(茶葉加工后出現(xiàn)的膏化物質(zhì))記錄在《茶經(jīng)》里的人。

[page]

 
  陸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國人奉為“茶圣”的一個人。
 
  這是一個怪異又令人敬畏的一個人。我們說他怪異,是他一生中有很多無法解釋的謎團(tuán)。
 
  他三歲成為棄嬰,這就使遺棄他的家庭成了一個謎。我們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家族,更不知道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養(yǎng)育到三歲之大才被遺棄,是生活困苦,無法養(yǎng)活他?還是家庭遇到了無法想象的變故,只能通過遺棄將他變相送人?
 
  被遺棄的陸羽是被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西湖邊拾到,將其抱回寺里養(yǎng)育。作為棄兒,陸羽又是幸運的。本來,智積禪師對他寄予厚望,不僅為他削發(fā),收他為徒,期望他以后能繼承佛家的衣缽。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卻對整日的抄經(jīng)念佛,暮鼓晨鐘產(chǎn)生了強(qiáng)烈的抵觸,終于在11歲時逃出寺院,跑到一個戲班里學(xué)演戲,作了優(yōu)伶。其實,他的長相很丑,又有嚴(yán)重的口吃,可是他卻能揚長避短,專演“假官”(即丑角),竟獲得了成功,在當(dāng)時已小有名氣。
 
  陸羽在他少年時拒絕智積禪師為其安排終生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認(rèn)為進(jìn)入佛門“生無兄弟,死無后嗣,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場被后人評價為佛儒兩道之爭的大辯論,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陸羽對未來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倫之樂的憧憬。但事實是,他一生都未結(jié)婚。雖然這其間,他與姿色秀麗的女道士李秀蘭相戀了二十年,但誰也搞不清他們?yōu)槭裁礇]能終成眷屬?
 
  陸羽一生對儒學(xué)、佛學(xué)、詩賦韻律等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以其豐富的茶學(xué)知識和高超的烹茶技藝在社會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較高的聲譽(yù)。正因為如此,當(dāng)時的朝廷曾兩次詔拜陸羽為“太子文學(xué)”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陸羽婉拒。以至后來研究陸羽的專家始終也搞不明白,為什么陸羽要兩次婉辭圣命,堅決不到長安做官呢?
 
  凡此種種,陸羽留給后人太多的謎。正是這個留給后人太多謎團(tuán)的陸羽,卻在33歲時,歷經(jīng)十年時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經(jīng)》初稿。此后,又經(jīng)歷了十年時間,特別是因編纂《韻海鏡源》(唐代著名的文學(xué)著作)時掌握了大量資料,對《茶經(jīng)》原稿進(jìn)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訂。

[page]

 
  唐朝——普洱茶膏的第一次出現(xiàn)!
 
  公元780年,48歲的陸羽在友人的幫助下,將嘔心瀝血數(shù)十載的《茶經(jīng)》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見陸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飲后,大加贊賞,封他為“茶圣”?!恫杞?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論述茶葉和茶文化的專著。
 
  《茶經(jīng)》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論述茶葉和茶文化的專著。它主要論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chǎn)地等。其內(nèi)容詳實、豐富,語言流暢簡潔,篇幅極短,總共7000余字。自此,茶學(xué)成為一門專門的學(xué)問歷久不衰。
 
  《茶經(jīng)》全書分上、中、下三卷,約7000字。從各方面總結(jié)論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學(xué)。
 
  “一之源”闡述了茶葉的產(chǎn)地、茶樹生長特征和茶葉的功能。
 
  “二之具”介紹采茶制茶的15種工具。
 
  “三之造”敘述了采茶的時間和制茶工藝等。

[page]

 
  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制茶工藝歸納為十四個字,即“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將采回的鮮葉用釜蒸熟;
 
  “搗之”是將蒸熟的茶葉未涼前放入杵臼中搗爛,成為茶泥;
 
  “拍之”是將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擊,使其緊密堅實,不留縫隙;
 
  “焙之”是將入模的餅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將餅茶烘干,防止發(fā)霉;
 
  “穿之”是將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運輸和計數(shù);
 
  “封之”則是將茶葉成品用特有的貯藏工具進(jìn)行貯藏。
 
  當(dāng)然,陸羽雖然只用寥寥的十四個字就將唐代的餅茶制作工藝給予高度概括,但內(nèi)中包含更深層次的工藝環(huán)節(jié)及要求卻不是我們今人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詮釋的。我們只知道陸羽倡導(dǎo)的制茶方法,對后來的兩種茶產(chǎn)生很大影響: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無論是傳統(tǒng)的餅茶制作工藝還是今天的渥堆發(fā)酵的熟茶,我們都可尋到陸羽制茶的思路與蹤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著最貼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page]

 
  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對制茶工藝歸納為十四個字,這里的“蒸之、搗之、拍之”三個工序是與“膏”的出現(xiàn)有直接的關(guān)系,因為這三個工序極易將茶葉中的部分茶汁與纖維物質(zhì)分離,在空氣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現(xiàn)膏化現(xiàn)象。
 
  陸羽老先生在他的《茶經(jīng)》中多次提到“膏”字,如“畏流其膏”、“出膏者光”、“含膏者皺”等文字。而且陸羽認(rèn)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皺”的外形,這里指的“皺”,是含膏的表現(xiàn),即外形褶皺,茶汁流失少、茶味濃?!恫杞?jīng)》中列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皺”的代表。
 
  但是,有一點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陸羽從制作餅茶中發(fā)現(xiàn)了茶汁溢出后出現(xiàn)“膏化”現(xiàn)象,并認(rèn)為這個“膏”是茶葉中的好東西,但他沒有將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zhì)徹底分離,而只是讓“膏”仍然保持在茶餅的表面,與真正意義上的“茶膏”還有一定的距離。即使后來出現(xiàn)民貢的“茶膏”,都沒有脫離茶葉的原始形態(tài),都屬于“含膏”的性質(zhì)。唐代《國史補(bǔ)》記載唐代官貢茶品有十幾個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陸羽老先生作《茶經(jīng)》、建立茶政收稅、茶馬貿(mào)易、民貢與官貢茶品的出現(xiàn),都標(biāo)志著茶業(yè)在唐代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而《茶經(jīng)》中對茶膏的發(fā)現(xiàn),也給了后人較大的啟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詞竟悄然出現(xiàn)了。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最全的普洱茶知識

最全的普洱茶知識

看了又看

宋朝——普洱茶膏的形成期
明朝——普洱茶膏被朱元璋“叫?!?/a>
清朝——普洱茶膏的繁華期
古代時高貴的普洱茶膏!
宋代茶膏的盛行離不開皇帝的“功勞”!
朱元璋為何禁止了茶膏的生產(chǎn)
普洱茶膏被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命名!
普洱茶膏的巔峰離不開乾隆皇帝的推波助瀾!
“八色貢品”之一的茶膏
普洱茶膏悠遠(yuǎn)的記憶
葉羽晴川解開茶膏的秘密
茶膏發(fā)揮了茶文化的精華
天價茶膏曾迷倒皇帝
歷史上唐朝到清朝的普洱茶膏
清朝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制品
清宮內(nèi)建立御茶房御制茶膏!
云南又一文化被挖掘——普洱茶膏!
客來敬尚品茶——茶膏
沖泡普洱茶膏,品閑情逸致
普洱茶膏完善了現(xiàn)代中國茶文化的完整架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