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文中:論茶與云南民族的關系

  一、茶與云南民族
 
  云南作為世界茶源中心和茶文化的發(fā)祥地,茶與云南民族關系十分密切?,F(xiàn)在大量的研究成果己表明,世界最古老的茶農當屬古代濮人。他們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野生茶葉并加以利用的民族,也是世界上最早馴化、栽培和種植茶的云南少數(shù)民族之一。
圖為:油畫哈尼茶歌(劉紅)
 
  “濮人”是云南瀾滄江流域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先民。唐樊綽《蠻書》卷四載:“撲子蠻,開南、銀生、永昌、尋傳四處皆有。”“撲子蠻”,即是“濮人”。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說:“沿瀾滄江居者號‘普蠻’,亦曰‘撲子蠻’”。方國瑜在其《中國西南歷史地理考釋》中考證說:“蒲蠻,一名撲子蠻”,“在景東、景谷、普洱、思茅、西雙版納、瀾滄、耿馬、臨滄、鎮(zhèn)康、云縣、保山諸處居民,都有蒲蠻族,自稱‘布朗’,以往記錄濮、樸、蒲,都是布的同音異寫,又布朗族與佤族(自稱布饒、布幸)、崩龍族(自稱布雷,即今德昂族),語言同一屬系,族屬亦相關(稱蒙克族,亦稱南亞語族),古濮人分別名號甚多,當包有今布朗,阿佤、崩龍(德昂)諸族之先民。”20世紀80年代,在瀾滄江中下游地區(qū)發(fā)現(xiàn)許多新石器,屬“忙懷類型”,而“忙懷類型”屬“百濮”的“文化遺存”。以上證明居住在瀾滄江沿岸一帶的古代濮人,“普”也是“濮”的民族稱謂同音異寫,是今天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先民。“普洱”即是“濮兒”。故普洱地名和普洱茶也因“濮兒人”而得名。
 
  以濮人為首的云南古代民族種茶的歷史十分久遠。從史料記載看:《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魚鹽銅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說明商周時西南夷已經使用茶葉。三國時的吳普在其《本草》一書中記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今云南)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晉·傅巽《七誨》敘述了當時各地的名特產品,有“南中茶子”的記載,“茶子”就是成個成塊的緊茶,說明云南緊茶在漢晉時期已是與宛柰,齊柿、燕栗、巫山朱桔、西極石蜜齊名的特產。民間有“武侯遺種”(三國時期蜀相諸葛亮)的說法,故普洱茶的種植利用,至少有1700多年的歷史。
 
  唐代樊綽在《蠻書》卷七中記載:“茶出銀生(今云南景東)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載:“布朗族和崩龍族(德昂族)統(tǒng)稱仆子族,善種木棉和茶樹……瀾滄芒堆寨佤族布饒人種茶,昔日土司制度時,傣族土司專門規(guī)定芒堆人上交的貢品就是棉花和茶葉。”
 
  經研究,除瀾滄邦崴過渡型千年古茶樹,最早是由布朗族先民古代濮人馴化、栽種成功存活至今外,歷史悠久的勐海南糯山八百年前栽培型大茶園,是距今五十五代人之前被稱為“蒲滿族”的布朗族先民栽種下的。瀾滄景邁栽培型千年萬畝古茶林,是傣歷57年(公元695年)由布朗族先民濮人栽種的,首領叭巖冷最先把野生茶稱為“得責”,把栽培茶稱為“臘”,為傣族、基諾族所借用。據布朗人傳說,西雙版納的茶樹籽種還是從景邁帶過去的。1975年在布朗山老曼峨山出土了一些濮人種植茶樹的工具。在南糯山、布朗山巴達村除有1700多年的野生大茶樹外,附近還有許多樹齡達800多年的人工種植的古茶樹、古茶園及布朗先民在此安鍋扎寨的遺跡。至今凡布朗族居住過的地方,都有著零星或成片的古老茶園。至今勐海的布朗族以茶樹為始祖,認為茶不僅孕育了人,還孕育了日月星辰,因此布朗族無論遷移何地都要先種茶樹,把茶與祖先聯(lián)系一起。在布朗山寨的寨中心都保留著祭祀茶樹、敬奉祖先的祭臺。勐臘縣易武曼撒茶山,是昔日普洱六大茶山之一,據當?shù)剞r民說,1949年以前,石屏人到此種茶已六代人,茶樹在石屏人來前就有了,是本族人(昔日漢族對當?shù)夭祭首宓姆Q呼)種的。
 
  佤族同是古代濮人后裔,也是最早認識野生茶樹和利用野生茶樹的民族,在中緬邊界一帶,佤族布朗族有“臘人”,即“茶人”之稱。在云南西盟縣已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群落5處,19平方公里,28500畝。這里的野生茶樹資源很早以前就被本地佤族所利用。據調查,野生茶佤語叫“緬”,人工栽培茶佤語叫“臘”,“臘”是從“緬”來的,“緬”是和阿佤祖先在洪水泛濫的遠古時期一起來到西盟山的,那時大地被淹沒,只剩下竹子、茅草、“緬”(野生茶樹)、芭蕉和小紅米,會動的除人外,有水牛、大象、小靈雀。阿佤人的祖先靠吃芭蕉、竹子、茶葉、小紅米活了下來,是“緬”救活了阿佤祖先的命,所以茶葉是阿佤人心中最圣潔的靈物,阿佤人用茶祭“司崗里”祖先,用茶祭太陽神、月亮神,生娃娃道喜、老人去世、勞動干活、腰酸頭痛,生瘡生病都要用茶、吃茶。
 
  哈尼族是我國西北羌人的后裔,漢晉朝時期,戰(zhàn)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造成民族的遷移擴散,哈尼族也就在此時大量南遷到紅河和瀾滄江的中下游地帶:即哀牢山、無量山之間的廣大山區(qū)。從調查看,僅居住在西雙版納勐??h格朗河鄉(xiāng)南糯山的哈尼族至今已歷五十七代人,推算至少也在1450~1600年間,今南糯山現(xiàn)存有樹齡達800年裁培型古茶樹,以及數(shù)百年歷史的古茶園,說明哈尼族的生存發(fā)展與南糯茶葉的興衰是同一起點。
 
  傣族是西雙版納的主體少數(shù)民族,發(fā)展茶葉生產有悠久的歷史。據傣史記載,傣族人的種茶歷史已有1700多年。在今天傣族聚居的平壩丘陵上,到處可看到成百上千塊的連片古老茶園,總面積達數(shù)萬畝,1950年統(tǒng)計為8萬畝之多,而這些茶樹的樹齡都在500~1500年以上,這說明傣族先民也是種茶的行家。
 
  云南的少數(shù)民族,特別是布朗族、佤族、德昂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基諾族等少數(shù)民族在長期的叢林生活中,懂得了利用叢林進行生產和生活,從而發(fā)現(xiàn)和利用野生茶葉,并廣泛流傳,他們在長期對茶葉的生產及加工、飲食中,不斷積累經驗,加上內地漢族和各民族茶文化的交流、影響,對茶葉有了更科學的認識,并有了一定的生產、加工和銷售規(guī)模。最終成為叢林中少數(shù)民族穩(wěn)定的經濟生活來源之一。今天分布在六大茶山的古老茶園和茶莊、茶馬古道等遺跡,是茶葉發(fā)展活的歷史,與眾多史籍記載構成了一座歷史悠久時茶文化的活寶庫。正是因茶對云南民族生活的重要性,才有了唐代以后至今名噪一時的普洱茶。
 
  圖為:位于易武的古六大茶山博物館
 
  二、茶與云南社會經濟發(fā)展
 
  中國茶圣陸羽的茶學專著《茶經》中說:“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經三國、兩晉南北朝四百年發(fā)展,至隋唐時茶已成為由宮廷至民間的生活飲品。我國的種茶、販茶由云南沿(金沙江)長江向東傳播,茶葉由藥用過渡到廣泛飲用,從而進入社會各階層人士生活中。如晉時傅巽的《七誨》將南中茶子與國內外名特水果物產并列為貢名。隋統(tǒng)一全國,民間流傳《茶贊》“窮春秋,演河圖,不如栽茗一車。”
 
  現(xiàn)普遍認為云南民族大規(guī)模種茶始于三國時“武侯興茶”,從能找到的史料和經綜合考證看,“武侯興茶”更多源于傳說,并無正史記載,但本文認為云南民族有一定規(guī)模的人工種茶始于漢晉時期是可靠的,雖無明確文獻記載,但還是能找到一些零星旁證。如前面提到的三國時的吳普在其《本草》和晉·傅巽《七誨》中的一些記載。此外,漢史還有益州上表貢茶千斤,茗三百斤的記載。證明云南茶從漢晉時期已成云南民族經濟生活的一項內容,并且作為一宗地方特產開始供奉內地宮中。
 
  至少早于唐宋時期,云南已是中國重要產茶區(qū),茶葉成為云南民族的一項重要經濟生活來源。唐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樊綽在其所著的《蠻書》卷七載:“茶出銀生(今云南景東)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雜椒姜烹而飲”是當?shù)厣贁?shù)民族的飲茶方法,至今仍有人沿用。“采無時”是說“采茶不分季節(jié),一年到頭都可以采,這正是云南南方亞熱帶氣候茶葉生產周期的真實寫照。“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指唐代“銀生城”即“銀生府”,是唐朝南詔六節(jié)度使之一的駐地,即今云南省景東縣,所轄地域為西雙版納、思茅、臨滄。“銀生城界諸山”,當指有茶的哀牢山、無量山“銀生節(jié)度”所轄的縣。“蒙舍蠻”中包括“濮蠻”,其用“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法,至今還保留在布朗族的“酸茶”、佤族的“擂茶”和基諾族的“涼拌茶”中。
 
  從漢至唐,隨云南茶葉經濟的發(fā)展,在唐代南詔時期,云南茶已銷往四面八方。唐銀生城也因茶出名。當時云南緊壓茶銷往西藏猶盛。清代阮?!镀斩栌洝酚涊d:“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及至宋代,形成了“以茶易馬”的茶馬市場,宋朝李石所著《續(xù)博物志》零星記載有:“往年四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宋朝與大理政權間的茶馬互市,為南宋與女貞人的對峙提供惟一可靠的藏馬。商人們將云南的茶、鹽及內地的絲綢運往康藏沿線,又將藏區(qū)的馬、騾、麝香、羊皮、羊毛及來自印度的珠寶、首飾運回。為擴大這種邊境貿易并征收稅收,宋朝政府特于四川雅安設“博易場”和“茶馬互市司”,定期組織大規(guī)模的貿易,“……鐵橋接吐蕃界,三千二千口交來博易”(宋朝李石所著《續(xù)博物志》)。紹興三年(1133年)南宋邕州橫山寨置賣馬司,云南與內地貿易往來盛況空前,所市馬千五百匹定額大都超過,最多突破三千。羅甸、白把、特磨諸部市大理馬(藏馬)轉賣廣西打開桂滇通道,經濟文化增強。以市馬為主,“馬之來,他貨亦至……”以鹽、茶、馬為云南主要商品的貿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興盛。
 
  興于唐盛于宋的茶馬交易,為普洱茶在全國的銷售奠定了基礎。民間進行的茶葉交易進一步發(fā)展起來。至元代以普洱茶為代表的茶更成為云南與外界市場交易的重要商品。元代李京在《云南志略諸夷風俗》中說“金齒、白夷(指傣族)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鹽、茶,相互貿易”?!兜嵩茪v年志》載:“六大茶山產茶……各販于普洱。……由來久矣。”沿茶葉貿易集散地及通道的西雙版納六大茶山易武、倚邦,寧洱,臨滄鳳慶、魯史,楚雄云南驛,大理劍川,麗江塔城,迪慶中甸、德欽等地逐漸成為滇川藏間交通的茶馬道和茶馬貿易集鎮(zhèn),并由此成為多元民族文化的交匯之地。
 
  云南茶在歷史上因普洱作為中心集散地被稱為普洱茶。普洱茶一名正式出現(xiàn)在元代。元、明以前云南茶皆無固定名稱。明代至清代中期隨普洱茶的發(fā)展進一步走向鼎盛時期,“普洱茶”一詞才正式出現(xiàn)。明代萬歷年間的謝肇淛《滇略》中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文獻上第一次提到的“普茶”一詞,且是“蒸而成團”的緊茶。明代萬歷年間的《云南通志》記載:“車里之普耳(即普洱),此處產茶。”謝肇淛第一次提到的是“普茶”,沒有“洱”字,明代時就叫“普茶”。
 
  由于普洱茶品質優(yōu)越,從漢晉以來一直納貢宮廷,成為國人喜愛的名茶之一。至清代初年的公元1659年,云南普洱茶被正式寫入朝廷貢茶案冊,并指定為皇家冬天專用茶。清廷敕令云南地方政府在普洱府增設官茶局,專司上貢用茗,每年向朝廷進貢有一定數(shù)量。清朝宮廷將普洱茶引為貢茶后,普洱茶在全國進一步受到高度重視,更加聲名遠播,每年外銷達十萬擔以上,更極大地促進了普洱茶的發(fā)展。
 
  成書于嘉靖四年的《滇海虞衡志》中寫道:“普茶名重于天下,此滇之所以為產而資利賴者也。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蠻磚,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shù)十萬人,茶客收買,運于各處,每盈路,可謂大錢糧矣。”這是見諸史料對六大茶山及對普洱茶采摘和貿易時的盛況的記載。當時以六大茶山為主的西雙版納茶區(qū),年產干茶8萬擔,達歷史最高水平。據史料記載,清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僅銷往西藏的普洱茶就達3萬擔之多。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等廣袤的沃土上幾乎村村寨寨都有種茶、制茶、賣茶的茶葉經濟,當時茶山馬鈴終年回蕩,商旅塞途,茶區(qū)生意十分興隆。今天仍可看到沿瀾滄江中下游的臨滄、思茅、西雙版納山區(qū)從上千年至數(shù)百年的大量古茶樹、古茶園和古老的制茶文化還完好地遺存著。
 
  今天從對云南野生茶樹和過渡型及人工栽培型茶樹調查看,古茶樹群落較為集中在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地區(qū)。據2004年西雙版納古茶樹古茶園資源普查的結果表明,西雙版納州境內古茶樹、古茶園面積達13萬畝,其中植株較多是連片百年以上古茶園共有8萬多畝,其中勐臘縣就有27793畝、景洪市8225畝,勐海縣存有46216畝?,F(xiàn)存人工種植的南糯山“茶樹王”已有800多年歷史,高達4.59米,樹幅達10.9米,直徑1.38米。勐??h巴達一棵野生型的老茶樹,更大更古,高達34米,樹干直徑有一米多。據說這棵茶樹已有l(wèi)700余年歷史了。
 
  思茅地區(qū)就有七個縣(普洱、墨江、景谷、鎮(zhèn)沅、景東、瀾滄、孟連)29處,古茶樹群落面積約4600余公頃??偯娣e約7萬畝古茶樹群落分布。在臨滄發(fā)現(xiàn)有17萬畝的古茶樹分布,其中雙江、勐庫等地,有樹齡上千年、面積達800公頃的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古茶樹群落。在鳳慶香竹菁,發(fā)現(xiàn)迄今為止世界最粗、最大的栽培型古茶樹(樹齡約3000多年)。上述地區(qū)人工栽培型茶樹樹齡從100年到1700年不等,但大多數(shù)在200~800年之間,這與史料相印證,云南民族始于漢晉,發(fā)展于唐宋,興盛于明清的茶業(yè)大發(fā)展是可以確定的。
 
  普洱茶的產地以西雙版納古“六大茶山”為中心,覆蓋面波及云南省瀾滄江中下游一帶廣大地區(qū)。“衣食仰給茶山”,茶葉成為邊疆各族群眾與內地交換物資的一種主要商品,在人民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茶葉生產貿易,促進了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的大發(fā)展,普洱也因其政治文化地位、地理位置而成為瀾滄江中下游一帶地方的經濟中心和茶葉貿易集散地,并由于始終沒有中斷的茶葉貿易,對云南的政治、經濟、生產、消費、交通、運輸形成了較大幅射和影響。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推薦

看了又看

許嘉璐:茶文化三題
高照:以植物學觀點解讀冰島茶
鄧時海:普洱茶生津的三重境界
周紅杰:闡述普洱茶與健康
黃桂樞:半生文物浪淘沙 考古橫交普洱茶
鄧時海:普洱茶所承載的文化之美(”普洱茶第一人“視頻訪談錄)
胡曉云:品牌是一杯濃香的茶
屠幼英:茶樹花研究的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者
中國普洱茶導師:鄒炳良、盧國齡
駱少君:殫精竭力只為茶(致敬逝世的院長駱少君)
滇紅之父:馮紹裘
許嘉璐:普洱茶精神傳承保存了寶貴文化傳統(tǒng)基因
陳勛儒:產品品質是茶產業(yè)的立足之本
現(xiàn)代中國十大茶學教育家
佛海茶廠(今勐海茶廠)廠長范和鈞和清華大學技師張石城在緬甸的日子
呂才有:普洱茶,一片小樹葉,一個大產業(yè)
鄧時海談“普洱韻淡薄”的原因
范和鈞的普洱茶傳奇
周紅杰:普洱熟茶的歷史、工藝特點、鑒別方法!
董勝:讓普洱茶成為大健康常態(tài)化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