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州市茶葉種植及茶區(qū)分布之臨滄古茶樹區(qū)

  臨滄市古茶樹資源分布
 
  茶區(qū)地理位置和氣候環(huán)境及其生長特點
 
  臨滄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界于北緯23°04′-25°02′,東經(jīng)98°40′-100°33′,處于瀾滄江和怒江兩水系之間,中部貫穿南汀河,境內山巒重疊,河谷縱橫,海拔差異大,最高海拔3504米,最低海拔450米,地形地貌復雜,立體氣候突出,具有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南溫帶和中溫帶等不同氣候類型。土壤條件優(yōu)越,植物、動物種類豐富,區(qū)系成份復雜,是動植物南北過渡、東西交匯之地,是云南省生物多樣性最富集的區(qū)域之一。
 
  1.茶樹資源分布
 
  臨滄市茶樹資源十分豐富,是古茶樹遺產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區(qū)之一。1981年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云南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和臨滄地區(qū)茶葉研究所組成的茶樹種質資源考察組,對臨滄市的鳳慶、云縣、臨滄、雙江、永德、鎮(zhèn)康6個縣32個村(點)作了全面考察,采集茶樹標本77份,其中栽培型茶樹標本50份,野生型茶樹標本23份,近緣植物標本4份,經(jīng)分類學家張宏達教授和中國茶科所、云南茶科所鑒定分類,全市共有4個茶系,8個茶種,其中大苞茶為臨滄地區(qū)獨有種。
 
  2.野生古茶樹分類
 
  臨滄市南起滄源縣單甲鄉(xiāng),北至鳳慶縣詩禮鄉(xiāng),在海拔1050米至2720米范圍內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種,有大量野生茶樹分布,在雙江勐庫幫罵雪山、滄源縣糯良大黑山、單甲大黑山、鳳慶山頂塘大山、臨滄縣南美發(fā)現(xiàn)了種群數(shù)量巨大的野生茶樹。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樹資源為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和云縣茶房大苞茶。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1997年8約發(fā)現(xiàn),位于雙江縣勐庫鎮(zhèn)五家村幫罵雪山原始森林,幫罵雪山山頂海拔3233.5米,茶樹群落地理坐標為北緯23°40′49″-23°44′25″,東經(jīng)99°2′15″-99°4′21″,海拔2250-2720米,集中分布面積373公頃,植被為山地濕性常綠闊葉林,茶樹分布較集中的地段,每隔5-10米就有株高15米以上,根頸干徑0.40米,以上的野生茶樹生長,株高3米以下的茶樹隨處可見。根頸最粗的1號大茶樹海拔2700米,根頸干徑1.04米,株高15米,樹幅13.7×10.6米。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有四個顯著特點:一是分布海拔高,海拔上限達2720,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茶樹最高生長海拔,比云南省栽培茶樹適生海拔上限2400米還高出320米;二是群落分布面積大;三是茶樹種群數(shù)量大、密度高,為群落中的優(yōu)勢種群;四是種群年齡結構明顯呈增長形,說明該群落正朝著有利于茶樹科群的方向演替。群落中有多種山茶科植物,茶種的初步分類檢索結果為多脈普洱茶(變種),最終結果有待進一步確認。當?shù)厝罕娺^去有到野生茶樹群落中挖茶苗回家種植的習俗。
 
  茶房大苞茶。1981年在云縣茶房鄉(xiāng)李家村發(fā)現(xiàn),生長在海拔1050米的山地疏林中。喬木型,樹高12.1米,根頸干徑0.60米,樹幅5×5米,因苞片大,宿存而得名。是已發(fā)現(xiàn)的茶組植物中臨滄市獨有茶種。
 
  3.栽培型古茶樹
 
  臨滄馴化栽培型茶樹,史料載有1000多年的歷史。最早見于唐代《蠻書》“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飲之”。唐朝南詔時期銀生節(jié)度的轄區(qū)曾一度包括今瀾滄市,“銀生城界諸山”包括今云縣漫灣、忙懷、茶房、大石?!俄槍庪s著》記載“楚僧洪建名王晉和尚,來此……建立禪院,名曰:‘太華寺’。太華寺為順寧禪林第一寺,其谷間多有茶,味淡而微香,較普洱茶細,鄰郡多夠,覓者,不可多得”。古代先民馴化栽培茶樹的歷史,應早于史料記載。在鳳慶、雙江、滄源、云縣、臨滄縣境內均保存有樹齡數(shù)百年甚至更長的栽培茶樹。對大葉茶栽培史具有時代意義的應首推鳳慶香竹箐大茶樹和勐庫冰島古茶園。
 
  香竹箐大茶樹,位于鳳慶縣小灣鎮(zhèn)華峰村香竹箐,根頸干徑1.59米,株高9.3米,樹幅7×8米。是目前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大茶樹之一。
 
  冰島古茶園,位于雙江縣勐庫鎮(zhèn)冰島村,明代成化二十一年(1485),雙江勐土司派人引種200余粒,在冰島培育成功150余株。1980年查證時尚存第一批種植的茶樹30余株。2002年3月調查,存有根頸干徑0.30-0.60米古茶樹1千余株,冰島古茶園的種子在勐庫繁殖,形成勐庫大葉茶群體品種。。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雙江傣族十一代土司罕木莊發(fā)的女兒給順寧土司,送茶籽數(shù)百斤,在順寧繁殖變異后,形成了鳳慶長葉茶群體品種。勐庫大葉茶傳入臨滄縣邦東鄉(xiāng)后,最終形成邦東黑大葉茶群體品種。500多年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冰島古茶園的后代直接和間接向市內外、省內外大葉種茶區(qū)傳播,僅臨滄市形成60多萬畝的規(guī)模,是云南大葉茶的發(fā)祥地之一。
 
  4.鳳慶古茶樹、古茶園分布
 
  鳳慶縣位于東經(jīng)99°31′-100°31′,北緯24°31′-25°02′,海拔在919至3098米之間,為低緯度高海拔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臨滄江橫穿期間,山巒起伏,層林疊嶂,原始密林茫茫蒼蒼,野生型、栽培型古茶樹成林成片,隨處可見,是中國乃至世界古茶樹和茶葉的發(fā)源地之一。
 
  鳳慶古稱順寧,為蒲莽之地,最早居住在這里的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族等少數(shù)名族的先民。鳳慶發(fā)現(xiàn)和利用茶葉是由野生茶開始的,初為藥用,繼而成為祭祀用品并逐漸發(fā)展成為飲料。鳳慶的古茶樹古茶園的形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原始的野生古茶樹,生長于原始森林和現(xiàn)在的次原始森林中,因其自然生長而形成古茶園或古茶樹群落;另一種則是先民們因發(fā)現(xiàn)茶葉的效用后將深山野林中的野生茶樹移植于房前屋后種植并廣為推廣而形成的古茶園。
 
  腰街彝族鄉(xiāng)新源村山頭生長的胸徑1.15米,樹高15米,樹幅7.7×7.8米的新源本山茶;大寺鄉(xiāng)岔河村羊山寨有栽培型苞紅茶,樹高8.7米,樹幅7.5×6米,胸圍3.45米,胸徑1.13米。
 
  魯史、詩禮兩鄉(xiāng)鎮(zhèn)在古平、金雞、古墨等村的山林中,發(fā)現(xiàn)有較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魯史鎮(zhèn)金雞村有百株連片的古茶樹野生群落,古平山頭海拔2400米左右地帶,生長著約3000多株的野生茶樹,金馬村山的老道箐一帶,也發(fā)現(xiàn)百株野生古茶樹。詩禮鄉(xiāng)古墨村山頭的原始森林周圍,海拔2500米得小光山約2平方公里內生長著野生古茶樹群路。郭大寨彝族、白族鄉(xiāng)瓊英村老李寨農戶園埂邊生長著一株高7.9米,干徑0.47米,樹齡為100多年。該樹是中科院茶葉研究所提出的全國重點保護的46株古茶樹之一。另外,還有雪山鎮(zhèn)立馬村、新華牛肩山,鳳山鎮(zhèn)安石村中嶺崗、倒流水、上寨等村,大寺鄉(xiāng)平河、河順、岔河等村,腰街鄉(xiāng)、小灣鎮(zhèn)所屬各村,都有古茶樹或古茶樹群落分布。
 
  腰街鄉(xiāng)新源村的村民耕地上游根部周長1.5至1米得野生大茶樹僅百株;在柏木村的大丙山有七株古茶樹根部最大周長為3.2米。最小周長為1.4米,樹高最高7.4米,一級分枝最多為8枝,屬當?shù)卮迕耖L期采摘食用的茶葉;在柏木村大丙山核桃樹溝兩側有30多株古茶樹,這些古茶樹最大周長為3米,最小的1米,樹幅最大的為5×3米,最小的為3×2米,一級分枝多為2-4枝,也有的一枝獨立成傘狀的,占地有3畝左右分布于溝的兩側;在柏木村大丙山張世華家的森林(屬次原始森林)和周圍原始森林中發(fā)現(xiàn)成片分布不均面積在千畝以上的古茶樹群落,經(jīng)科技工作者在森林的外圍部分地點勘查,,發(fā)現(xiàn)古茶樹的生長情況大小不等,大的有莖部周長在2.2米,高8.9米,一級分枝4枝,呈蓬狀,小的是古茶樹籽自然繁殖的幼苗和成年茶樹。
 
  鳳慶縣本山大樹茶,其中一株,樹高15.7米,樹幅7.8米,干徑115厘米,樹型喬木,樹姿開張,葉片長寬19×8.2厘米,主要形態(tài)特征:葉形成橢圓或披針,葉脈9-11對,葉平面,葉基紅色,芽葉無毛,花徑5-6厘米,子房多毛,柱頭5裂,果大,呈柿形,果柄長1.7-2厘米,種皮黑褐色粗糙。
 
  根據(jù)幾次古茶樹情況普查的結果表明:鳳慶縣具備古茶樹生長的有利地理環(huán)境,鳳慶古茶樹生長的年代源遠流長,鳳慶古茶樹的面積在萬畝以上,是中國乃至世界茶葉的發(fā)源地之一。
 
  5.雙江縣古茶樹資源分布
 
  雙江縣古茶樹資源分布在勐庫鎮(zhèn)公弄辦事處五家村的大雪山原始森林中,東經(jīng)99°2′-99°4′21″,北緯23°40′49″-23°44′25″,垂直分布海拔2250-2720米,面積373公頃。古茶樹群路植被主要是雜木林和竹林,在茶樹生長較集中的地段,每隔5-10米都有古茶樹,樹高15米左右,干圍1.5米以上的古茶樹生長,其中一株高22米,基圍最粗的3.25米。樹高在0.3米-2米的茶樹隨處可見。1號大茶樹生長在海拔2720米,樹高16.8米,喬木型,基圍最粗的3.25米,胸圍3.1米,樹幅13.7×10.6米,分枝密度中等,生長強勢,無病蟲害。
 
  雙江冰島野生大樹,樹高9.4米,樹幅3.8米,干徑73.2厘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葉片長寬14.0×7.5厘米。主要形態(tài)特征:葉卵圓形,葉面隆起,葉齒淺疏?;ù笃骄◤?.0厘米,花瓣9-10片。子房毛多,柱頭3-5裂,果大,呈柿形,果皮厚。
 
  6.永德縣古茶樹資源分布
 
  永德縣古茶樹資源,其中一株樹高8.7米,樹幅4.9米,干徑70.0厘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葉片長寬13.1×4.3厘米。主要形態(tài)特征:葉披針形,葉面平,葉齒流疏。平均花徑5.2厘米,花瓣11片。子房有毛,柱頭4-5裂,果徑3.7厘米。適制綠茶。
 
  7.鎮(zhèn)康縣大山茶資源分布
 
  鎮(zhèn)康縣大山茶資源,其中一株樹高9.5米,樹幅4米,干徑4米,干徑60.0厘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葉片長寬13.0×5.3厘米。主要形態(tài)特征:葉橢圓形,葉面平,葉齒銳淺不明,花徑4.8厘米,子房毛特多,柱頭4-5裂,花柱長1.9厘米。果徑3.8厘米。種子和棕色,種皮粗糙。適宜制青茶。
 
  8.瀾滄縣古茶樹資源分布
 
  瀾滄縣11個鄉(xiāng)鎮(zhèn)中有9個鄉(xiāng)鎮(zhèn)分布有古茶樹,其中分布范圍廣、分布面積大、數(shù)量多的鄉(xiāng)鎮(zhèn)為單甲、糯良兩個鄉(xiāng)鎮(zhèn),這兩個鄉(xiāng)鎮(zhèn)的野生古茶樹分布范圍從糯良大黑山到單甲鄉(xiāng)整個6萬多畝的國有林區(qū),野生茶樹與各種雜樹共生,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大的古茶樹樹高30米以上,樹幅達35米以上。
 
  糯良鄉(xiāng)怕迫村、班考村一帶,現(xiàn)保存完好的帕迫村一片,生長著古茶樹200多棵。這片古茶樹較大的樹齡在400年左右,樹幅28.3米。樹圍1.9米,樹高12米。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推薦

關于普洱茶的那些功效

關于普洱茶的那些功效

看了又看

白茶茶樹的種植技術
春季茶園修剪把握四個關鍵
茶樹上的葉,不是都能泡著喝的
關于茶樹的知識,你知道多少?
貴州茶園低溫防凍技術措施
種茶人不為人知的艱辛,只為做出一杯好茶
茶樹苗圃管理技術要點
修剪茶樹的好與壞
夏季茶園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
茶葉種植如何實現(xiàn)高產?從這幾方面著手!
夏季茶園干旱、熱害及其防護技術
高溫干旱季節(jié)的茶園防災減災措施
一種名優(yōu)茶機采茶園的建立及管理方法(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推介成果)
怎樣種植無公害茶葉?五大要點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