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号莶枨叭莶徽f話,這是規(guī)矩

       很多人碰到一款茶,喜歡入口就發(fā)表意見。而我接觸過有閱歷的老茶人,往往不會倉促評價,這不是故意玩深沉,而是一種較為科學的態(tài)度。
 
  為什么呢?因為我們現(xiàn)在對普洱茶多次沖泡的方法,不同于工業(yè)化的茶葉評審。后者因為長時悶泡,失去了變化層次,但是大的缺陷還是一目了然。而對于多次沖泡,在前幾泡時體現(xiàn)的可能只是某一個層面,這個時候下結論,未免失之片面。
  有的老茶人說,記住,前三泡不說話,這是規(guī)矩。
 
  對于規(guī)矩,我們應該尊重而不迷信。如果說這個規(guī)矩有一定合理性,那前三泡喝的是什么呢?
 
  我們討論的前提是快速出湯法,如果長時悶泡就不涉及了。而且是基本不洗茶,或者說不用高溫洗茶,那個本身已經(jīng)可以計入泡數(shù)了。
 
  第一泡
 
  也就是第一印象。這個時候茶還沒有打開,工藝上大的缺陷會體現(xiàn),但大部分工藝特點還沒有完全體現(xiàn)。我們喝的是水和干茶表面接觸,初步浸出的茶湯。這個無論清甜還是寡淡,都還不能下結論。如果是存過一段時間的陳茶,那這個往往倉的經(jīng)歷會占到較大比重,茶還沒有準備好發(fā)言。
 
  第二泡
 
  茶葉初步打開,滋味和工藝基本上有所體現(xiàn)了,這個時候如果工藝有問題是藏不住了。茶的香氣和滋味的總體的強度也可以感受了,但是對香氣和滋味仍然不能下結論,因為細致一點說,香氣和滋味有很多層次,初步的印象未必準確,而且這里面如果工藝有瑕疵,會影響比較大。
 
  第三泡
 
  茶的雛形和脈絡出來了,一款茶有沒有底蘊,已經(jīng)可以感受了。香氣和滋味基本上達到一個平衡,這個時候對一款茶大的方向已經(jīng)可以把握了。應該說可以初步的去評價一款茶了。對于很多茶來說,三到五泡也是茶表現(xiàn)最充分的時候,香氣、滋味、各種體感都會逐漸呈現(xiàn)。
 
  看來,三泡不說話這個規(guī)矩,還是有來源的。雖然未必奉為圭臬,但虛心一點沒有壞處。我懷疑咱們的規(guī)矩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規(guī)矩太多了,人受拘束;規(guī)矩太少了,沒有章法可尋,樂趣也少了大半。
 
  好的普洱茶變化豐富,三泡只能知個大概,后面的境界仍會層出不窮,所以好茶,何止三泡不能下結論,從始至終,乃至結束后,都不能馬上下結論呢。
 
  那還讓人能不能說話了。對了,我們就都不說話,一笑相對,你只謂知音難得,哪知我叫苦不迭。不談茶,只談風月。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推薦

中國茶之道

中國茶之道

梅子香熟茶好喝嗎

梅子香熟茶好喝嗎

顏值能拯救中國茶企嗎?

顏值能拯救中國茶企嗎?

看了又看

廣東人愛“嘆茶”,“嘆”的是什么?
哎喲!這些“茶”的雅名俗稱你可曾聽說過?
盤點各地飲茶習俗,大半個中國都在這里
記憶中的老茶鋪
茶 已是一種 融合的載體
當領導的首先要學會喝茶
漫談竹筒茶
“擇偶茶”“清茶”“三炮臺”你不知道的奇特茶俗
在茶館除了喝茶,居然還可以這樣
普洱茶基礎知識系列——喝茶時,你不可不知的茶桌感謝禮(視頻)
拉祜族竹筒茶烤茶
國慶末聊聊傣族竹筒茶
新疆百年老茶館里的假日時光:千年古城 百年茶韻
過重陽,南方和北方的茶友有什么不同的體驗呢?
從雷響茶到功夫茶,到底什么在改變?
茶生活,茶很慢
連早茶都沒吃過,還敢自稱吃貨?
廣東人在用餐前為什么要用茶水洗碗?
古人“無茶不交”
茶友不能不記的茶葉經(jīng)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