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綠茶歷史淵源

  屯溪屯綠簡稱“屯綠’,又稱“眉茶”,創(chuàng)制于清朝嘉慶、道光年間,系由松蘿茶精制而來。屯溪屯綠的集中產(chǎn)區(qū)在黃山腳下休寧、歙縣、祁門、黟縣四縣,以及祁門里的東鄉(xiāng)等地。
屯溪綠茶歷史淵源
  清中葉以后,徽州及毗鄰的浙贛邊區(qū)出產(chǎn)之炒青綠茶,大部集中在屯溪精制、外銷,遂爾命名“屯綠”,即英文中所稱之“屯溪茶”(TwaikayTea)。當時的屯溪每逢茶季,行、號林立,故流傳有“未見屯溪面,十里聞茶香,踏進茶號門,神怡忘故鄉(xiāng)”之民謠,贏得“茶城”之譽。
 
  “屯綠”飲譽海外,暢銷世界各地。清末民初,為“屯綠”外銷鼎盛時期。同治年間,“屯綠”年均外銷達10萬余引(每引50公斤)。清兩江總督在屯溪置皖南茶厘局(系道臺銜),年征茶稅達40萬元。其時珍眉、針眉銷北非、英國和美洲,珠茶銷歐洲,熙春主銷俄國。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福和昌”茶號老板余伯陶試制成“抽珍”,深受外商歡迎。
屯溪綠茶歷史淵源
  建國后,國家重視“屯綠”的生產(chǎn),“屯綠”銷往摩洛哥、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塞內(nèi)加爾、突尼斯、沙特阿拉伯、法國、阿富汗、馬里、尼日爾、蘇聯(lián)、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西漢時中國已有茶葉,主要產(chǎn)在四川、甘肅一帶,以后逐步向東南濕溫地區(qū)發(fā)展。唐陸羽著《茶經(jīng)》,提到歙州產(chǎn)茶。同時,敦煌石窟里所藏的王敷著《茶酒論》中,茶自夸為“浮梁歙州,萬國來求。舒城太湖,買婢買奴。”唐代歙州茶已進入國際市場。然唐宋制茶,多以蒸、碾、壓、焙工藝制作團茶、餅茶、錠茶、丸茶,號龍團鳳餅,研膏蠟面。宋代浙江紹興日鑄寺發(fā)明了炒青法制作的“日鑄茶”,改蒸為炒,改碾為揉,改研膏團茶為條形散茶,茶葉的外形與內(nèi)質(zhì)均為之一變,在綠茶制作和綠茶品質(zhì)上創(chuàng)拓了新的途經(jīng),謂之炒青。陸放翁《安國院試茶》曰:“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聞品故園茶,只應碧缶蒼鷹爪,可壓紅囊白雪芽”。其自注云:“曰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
屯溪綠茶歷史淵源
  明朝炒青綠茶的制作工藝得到普及、提高,新品名茶迭出。隆慶年間(1567~1573年)徽州休寧創(chuàng)制的“松蘿茶”,即是安徽名茶中最早著名的炒青綠茶,也是全國名茶之一。明代馮時可《茶錄》中稱:“……近出松蘿最為時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制法。其后于徽之松蘿結(jié)庵,采諸山茶于庵焙制,遠邇爭市,價倏翔誦,人因稱松蘿茶。”松蘿茶的創(chuàng)制,成為“屯綠”產(chǎn)制的基礎。
屯溪綠茶歷史淵源
  松蘿茶有其獨特的采制方法,明崇禎三年(1630年)聞龍著《茶箋》中載:“茶初摘時,須揀去枝梗、老葉,唯取嫩葉,又須去尖與柄,恐其易焦,此松蘿法也。炒時,須一人從旁扇之,以祛熱氣;否,則黃,色、香、味俱減。余所親試,扇者色翠,不扇色黃,炒起鐺時,置大瓷盤中,仍需急扇,令熱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散入鐺,文火炒干入焙。蓋揉則其津上浮,點時香味易出。”“屯綠”之制,法自松蘿。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guān)推薦

安徽知名綠茶品種盤點

看了又看

中國歷代泡茶的方式,你知道幾種?
半天腰歷史傳說
學習我國茶文化的幾個層次
因茶而興的城市與萬里茶道
水金龜?shù)膫髡f
武夷巖茶白雞冠的傳說
鳳凰單叢的歷史淵源
茶趣|武夷水仙的傳說
黃金桂的歷史傳說
千島銀珍茶傳說
千島銀珍歷史淵源
茶文化的十大新趨勢
梅占茶由來的傳說
白琳工夫紅茶的歷史淵源
鄧村綠茶歷史淵源
合籮茶生產(chǎn)歷史
合籮茶民間傳說
詔安八仙茶發(fā)展歷史
??邓舍槡v史淵源
看古代名人是如何談茶葉效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