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中華茶道是怎樣形成的?

  原標題:中華茶道的形成與道家
 
        儒、道、佛對中華茶道及茶文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三者對中華茶道及茶文化的影響并非等同。道家與茶的淵源關(guān)系久遠,道教與茶結(jié)緣早于佛教,道家對茶道及茶文化的影響超過儒家和佛教。兩晉南北朝,道家對茶和飲茶功效的認識,遠比儒家、佛教深刻。道教徒、玄談名士、隱士之流對茶的宣揚,促進了飲茶的廣泛傳播和飲茶習俗的形成,也為茶道的醞釀打下了基礎(chǔ)。唐代,隱士陸羽著《茶經(jīng)》,奠定了茶道的基礎(chǔ)。道士常伯熊對陸羽《茶經(jīng)》進行廣泛潤色,促成“茶道大行”。道家學者李約、隱士盧仝等進一步推動了茶道的發(fā)展和傳播??梢哉f,中國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響下而形成的。
 
  道家有狹義和廣義的兩種概念。狹義的道家是指形成于先秦時期的一個哲學流派,老子、莊子是其主要代表,它是道教的思想淵源之一。廣義的道家則包含作為學派的道家和作為宗教的道教。
 
  道家與道教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中國本民族固有的傳統(tǒng)宗教,是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chǔ)上,沿襲方仙道、黃老道某些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而于東漢時逐漸形成的。道教注重煉丹、服食、吐納、導(dǎo)引等養(yǎng)生延年之術(shù),相信人經(jīng)過一定修煉可以長生不死,成為神仙。將老子及其《道德經(jīng)》加以宗教化,尊老子為教主。道教以《道德經(jīng)》為其主要經(jīng)典,其形成與發(fā)展與老莊道家有不解之緣。
 
  魏晉以后,由于道教的興起,道家思想借道教而傳存,不再以獨立的學派而存在,所以人們也把道教稱為道家。



 
  在本文中,當說道教時,是指作為一種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當說道家時,既包括以老莊為代表的哲學學派,也包括作為宗教的道教。
 
  一、茶道的醞釀與道家
 
  茶道的形成是飲茶習俗的普及,茶文化高度發(fā)展的結(jié)果。兩晉南北朝,是中國飲茶習俗的形成時期,也是中國茶道的醞釀時期。
 
  (一)茶的發(fā)現(xiàn)利用與道家
 
  “神農(nóng)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苦荼久食,令人悅志有力”(《神農(nóng)食經(jīng)》)。“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陸羽《茶經(jīng)》)。儒家崇堯舜,道家尊炎黃。炎帝神農(nóng)氏是道教敬奉的諸神之一——農(nóng)業(yè)神。按久遠的傳說,是神農(nóng)最先發(fā)現(xiàn)茶和利用茶,并認識到茶的解毒、悅志、增力的功效。
 
 ?。ǘ┎铇浞N植與道教
 
  葛玄(公元164—244),字孝先,三國時吳國丹陽(今屬江蘇)人。出身宦族名門,生而秀穎。自幼好學,經(jīng)傳子史,無不博覽,尤喜老莊之說,年少即名震江左。十多歲時,俱失怙恃,深感人生無常,乃發(fā)心學道。于是遁跡名山,參訪異人,服餌芝朮,精勤苦修,遂得成仙,世稱葛仙翁或太極葛仙翁,是道教靈寶派及閣皂宗所尊崇的祖師。
  葛玄15歲登浙江省天臺山修道煉丹,“葛仙茗圃”是他留下的重要遺跡之一。茗圃位于天臺山主峰華頂歸云洞口,今遺址尚在,茶樹猶存,迄今已有1700年歷史。對此,唐代的《天臺記》,以及明、清方志中多有記載。宋代白玉蟾《天臺山賦》:“釋子耘藥,仙翁種茶”。明代的賈詩《葛仙茶圃》詩:“草秀仙翁園,春風發(fā)幽茗”。清代齊召南《臺山五仙歌》:“華頂長留茶圃云,赤城猶熾丹爐”。說的都是葛玄在華頂煉丹種茶之事。今天臺山華頂仍產(chǎn)茶,所產(chǎn)華頂云霧乃浙江名茶。
 
 ?。ㄈ┑兰覍Σ璧恼J識
 
  東晉郭璞《爾雅注》:“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作羹飲。今呼早取者為荼,晚采者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這是歷史上最早關(guān)于茶樹形態(tài)、飲用方法、茶的異名的系統(tǒng)記述,標志著中國人對茶的認識進入一個新階段。
 
  郭璞(276—324)不僅是語言學和文學大師,而且也是術(shù)數(shù)大師、堪輿之祖。郭璞承襲了道教術(shù)數(shù)理論,擅長各種方術(shù)。郭璞與上清道派世家許邁交誼甚厚,曾勸許邁學“升遐之道”。郭璞南渡過江后,引他為參軍的宣城太守殷祐一向深信道術(shù)。與郭璞交往甚密的著作郎干寶,所撰《搜神記》亦充滿了道教色彩。郭璞改造和發(fā)展“游仙詩”這一題材,其“游仙詩”中充滿著濃厚的道教神仙思想。所以,明代《正統(tǒng)道藏》便把郭璞的《山海經(jīng)注》、《穆天子傳注》作為道教典籍加以收錄,時人和后人都把郭璞視為道教神仙一類的人物。與郭璞同時代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神仙傳》里為郭璞立傳,稱郭璞“死后三日,南州市人見璞貨其平生服飾,與相識共語。(王)敦聞之不信,開棺無尸,乃兵解也,后為水府仙伯”,把死后的郭璞尊奉為“水府仙伯”。所謂兵解,乃道教尸解成仙的一種方術(shù)。后來道教凈明派奉郭璞為監(jiān)度師,郭璞儼然成了道教中的真人。凈明道是宋、元之間在南昌西山興起的道教的一個道派,全稱“凈明忠孝道”。它因融攝儒道兩家思想,提倡忠孝而獨具特色。凈明道強調(diào)修道必須忠君孝親,郭璞儒道雙修,正與凈明道的宗旨吻合。這一道派尊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遜為祖師,以張氳(洪崖)為經(jīng)師,胡化俗(慧超)為法師,郭璞為監(jiān)度師,合稱“凈明一祖三師”。雖然沒有證據(jù)表明郭璞曾受箓?cè)氲?,不能斷定其為道教徒,但他平生篤信道教,與道教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思想受道家影響極大,則是肯定無疑的。
  (四)飲茶與道家
 
  道教的終極目的是長生不死,理想是飛升羽化。道教既以“得道成仙”為可能,那么如何“得道”,便成為關(guān)鍵。為此,道教發(fā)展出許多修煉方術(shù),如齋醮、符咒、煉丹、行氣、導(dǎo)引、吐吶、服食等。服食又名服餌,是指服食藥物以養(yǎng)生,是道教的主要修煉法術(shù)之一。道教認為有某些藥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長生不死。葛洪引《神農(nóng)四經(jīng)》說: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中藥養(yǎng)性,下藥除病。
 
  道教服食之藥有金丹大藥,有金石、草木之藥。而茶就是草木之藥的一種,下能除病,中能養(yǎng)性,上能延命。正是在養(yǎng)生延年這一點上,茶與道教發(fā)生了結(jié)合。道教以茶能使人輕身換骨,羽化成仙,是得道成仙的靈藥。
 
  1、丹丘子性喜飲茶
 
  王浮《神異記》:“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牽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聞子善具飲,常思見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給,祈于他日有甌棲之余,乞相遺也。’因立奠祀。后常令家人入山,獲大茗焉。”王浮是早期道教五斗米道的祭酒。晉時,佛道兩教均獲發(fā)展,兩家之爭隨之而興。晉惠帝時(290—306),王浮與沙門帛遠多次辨論二教邪正。王浮曾偽作《老子化胡經(jīng)》一卷(已佚),以老子為佛陀之師來貶抑佛教。《神異記》之撰述宗旨,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下)”中稱其乃“方士之行勸誘”,即旨在勸誘人信奉神仙道教。丹丘子是傳說中的漢代仙人,性喜飲茶,余姚人虞洪在丹丘子的指引下發(fā)現(xiàn)大茶樹。
 
  2、飲茶使人輕身換骨
 
  陶弘景《雜錄》:“苦荼輕身換骨,昔丹丘子、黃山君服之。”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人,南朝齊、梁間文學家、道教思想家、醫(yī)學家。好讀書,喜道術(shù)。20歲以前被齊高帝蕭道成引為諸王侍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辭官,歸隱于句容茅山,煉丹習道,自號華陽隱居。梁武帝蕭衍早年曾和他交游,即皇帝位以后,常向他咨詢國家大事,時人號為“山中宰相”,死后謚“貞白先生”。曾撰《真誥》、《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集注》等道書、藥書。他從道教修煉的理論角度,提出飲茶能使人輕身換骨。丹丘是今浙江寧??h天臺山的支脈。黃山古名黟山,傳說黃帝在此山煉丹修道,故改名黃山,在今安徽南部。丹丘子、黃山君是在丹丘、黃山修道的兩位仙人,均喜飲茶。
 
  3、飲茶使人羽化成仙
 
  壺居士《食忌》:“苦荼久食,羽化。”壺居士傳說為道教的真人,又稱壺公。羽化是道教術(shù)語,指飛升、得道成仙。顯然,壺居士的“苦荼,久食羽化”,和陶弘景的“苦荼輕身換骨”,都與道教得道成仙的觀念有著內(nèi)在的聯(lián)系??梢姷澜虒︼嫴柙缬猩羁陶J識,并將其與追求永恒的精神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使茶成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便是道教的首功。
 
  4、飲茶能提神助思
 
  華佗《食論》:“苦荼久食,益意思。”這是最早的關(guān)于茶的提神助思功用的記載。華佗(約141—208),字元化,東漢名醫(yī),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道家重養(yǎng)生,對醫(yī)藥尤其重視。醫(yī)學、藥學與道教有著天然的淵源關(guān)系,名醫(yī)多為羽客,道士多曉醫(yī)藥。中醫(yī)祖《黃帝內(nèi)經(jīng)》,而《黃帝內(nèi)經(jīng)》也是道教的經(jīng)典。《三國志·魏書·方技傳》有“沛相陳珪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shù),時人以為年且百歲而貌有壯容”的記載。《后漢書·華佗傳》也有“游學徐土,兼通數(shù)經(jīng)。曉養(yǎng)性之術(shù),年且百歲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沛相陳跬舉孝廉、太尉黃琬辟,皆不就”的記載。華佗辭官不就,曉養(yǎng)性之術(shù),年且百歲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人。華佗所創(chuàng)“五禽戲”,便為陶弘景《養(yǎng)性延命錄》所詳記,又被《正統(tǒng)道藏》中《太上老君養(yǎng)生訣》所錄,成為道教導(dǎo)引術(shù)的一種。華佗未必受道箓,但他與道教有淵源關(guān)系則是肯定的。
 ?。ㄎ澹┬劽匡嫴?/div>
 
  《世說新語》:“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王濛是晉代著名玄談家,官至司徒長史,士人對其非常崇拜,都想與其結(jié)交。但王濛喜歡飲茶,有人來訪則一定請來人飲茶,這也是以茶待客的好客表現(xiàn)。當時,士大夫中還有一些人不習慣飲茶。因此,在去王濛家時,就戲稱今日有“水厄”。
 
  《世語新說·紕漏》:“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坐席竟,下飲,便問人云:‘此為荼,為茗?’”東晉南渡,名士宴會之時,入坐完畢,便開始上茶。
 
  魏晉時期,儒家式微,玄學勃興。玄學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為經(jīng)典,今人稱之為“新道家”。其時老莊之學披靡天下,士人以研老莊為事業(yè),名士以談玄而成名,玄談名士的思想傾向于道家是不言而喻的。
 ?。┥裣晒懋愶嫴?/div>
 
  《論語·述而》記“子不語怪力亂神”,表明孔子對“怪力亂神”不以為然。因此,“怪力亂神”與道教就有著天然的關(guān)系。兩晉南北朝,流傳著一些神仙鬼異的茶故事。
 
  東晉干寶《搜神記》:“夏侯愷因疾死,宗人字茍奴,察見鬼神,見愷來收馬,并病其妻。著平上幘、單衣,入坐生時西壁大床,就人覓茶飲。”人鬼也飲茶。
 
  舊題東晉陶潛著,實為后人委托的《搜神后記》:“晉武帝時,宣城市人秦精,常入武昌山采茗,遇一毛人,長丈余,引精至山下,示以叢茗而去。俄而復(fù)還,乃探懷中桔以遺精。精怖,負茗而歸。”毛人向秦精示茗。
 
  《廣陵耆老傳》:“廣陵茶姥者,不知姓氏鄉(xiāng)里,而輕健有力,耳聰目明,發(fā)鬢滋黑。耆舊相傳云:晉元南渡后,見之四百年,顏狀不改。每旦,將一器茶賣于市,市人爭買,自旦至暮,而器中茶常如新熟,未曾減少。吏系之于獄,姥持所賣茶器,自牖中飛去。”《茶經(jīng)》引文為據(jù)原文所改寫,本事見《墉城集仙錄》(《太平廣記》卷七十《茶姥》)。“見之四百年,顏狀不改”,“姥持所賣茶器,自牖中飛去”,此廣陵茶姥定非凡人,當為仙流。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剡縣陳務(wù)妻,少與二子寡居,好飲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飲,輒先祀之。兒子患之,曰:‘古冢何知?徒以勞意!’欲掘去之,母苦禁而止。其夜夢一人云:‘吾止此冢三百余年,卿二子恒欲見毀,賴相保護,又饗吾佳茗,雖泉壤朽骨,豈忘翳桑之報!’及曉,于庭中獲錢十萬,似久埋者,但貫新耳。母告,二子慚之,從是禱饋愈甚。”此亦人鬼飲茶故事。
 
  干寶《搜神記》、陶潛《搜神后記》、劉敬叔《異苑》,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第五篇“六朝之鬼神志怪書(上)”稱其為“文士之傳神怪”?!端焉裼洝分荚?ldquo;發(fā)明神道之不誣”。諸書所載多為道教方術(shù)事以及古今神靈志異人物之變,帶有明顯的道教思想傾向。
 
 ?。ㄆ撸┬〗Y(jié)
 
  兩晉時代,丹陽道士葛洪著《抱樸子》,對戰(zhàn)國以來的神仙方術(shù)思想作了系統(tǒng)的總結(jié),建立了一套長生成仙的理論體系。南北朝時代,嵩山道士寇謙之、廬山道士陸修靜、茅山道士陶弘景對早期的民間道教進行改造,使道教形成嚴密的理論、組織和齋儀戒律,并出現(xiàn)了上清、靈寶、樓觀和南北天師道等宗派。道教在兩晉南北朝獲得長足的發(fā)展,道教思想對當時的社會生活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
 
  道家與茶的淵源關(guān)系久遠。道家清靜淡泊、自然無為的思想,與茶的清和淡靜的自然屬性極其吻合。中國的飲茶始于古巴蜀,而巴蜀也是道教的發(fā)源地。道教徒較早就接觸到茶,并在實踐中視茶為成道之“仙藥”。
 
  道教與茶結(jié)緣早于佛教。唐代以前,有關(guān)道家飲茶、種茶、識茶的記載遠多于佛教(佛教僅有三例),也多于儒家。道教徒和慕道之流著書宣揚茶的功效、飲法等,如壺居士《食忌》、華佗《食論》、郭璞《爾雅注》、陶弘景《雜錄》等。道家對茶的認識、飲茶功效的認識,遠比儒家、佛教深刻。正是通過兩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徒、玄談名士對飲茶的宣揚,促進了飲茶的廣泛傳播和飲茶習俗的形成,也為茶道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chǔ)。

  二、茶道的形成與道家
 
  唐朝推行三教調(diào)和的政策,但唐高祖李淵詔告天下,規(guī)定道教在儒佛之上,“老先、孔次、末后釋”。李唐王朝以老子為始祖,尊其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唐玄宗以《道德經(jīng)》列諸經(jīng)之首,親注《道德經(jīng)》,又修《義疏》,頒示天下,令學者習之。設(shè)置崇玄館,以“四子真經(jīng)”開科取士,并設(shè)玄學博士。莊子、文子、列子、庚桑子也被奉為“真人”,所著書被尊為“真經(jīng)”。玄宗還親受道箓,成為道士皇帝。其后諸帝均執(zhí)行扶持道教的國策,武宗李炎亦受道箓,不惜廢佛教以興道教。大唐社會各階層普遍信仰道教,皇室崇道,百官奉道,文人學士將崇尚道教、與高道作方外游視為風雅,尋常百姓日常民情風俗中道教的影響比比皆是。唐代涌現(xiàn)出許多著名的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王玄覽、李榮、司馬承禎、吳筠、李荃等,特別是以成玄英、李榮為代表的重玄派,對當時和以后道教理論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ㄒ唬┨拼澜掏脚c茶
 
  有“詩仙”之稱的李白(701—762),是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人,他與詩友、酒友賀知章一樣受箓?cè)氲馈K摹洞鹱逯渡墟谫浻袢扇苏撇琛肥遣枋飞系谝皇滓圆铻橹黝}的茶詩。“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李白對仙人掌茶的生長環(huán)境、加工方法、功效等都作了生動的描述。特別是“采服潤肌骨”,后來盧仝的“五碗肌骨清”是對其繼承發(fā)揮。其詩序中更寫道:“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余歲,顏色如桃花。而此茗清香滑熟異于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飲茶能使人返老還童、延年益壽,全詩表現(xiàn)了道教的飲茶觀。
 
  中唐戴叔倫,晚年辭官去深山做了道士。在《與友人過山寺》詩中寫下詠茶名句“竹暗閑房雨,茶香別院風”。
 
  中晚唐人施肩吾,字希圣,號棲真子,有詩名。趣尚煙霞,慕神仙輕舉之學。詩人張籍稱他為“煙霞客”。長慶(821~824)中,隱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學仙。他作有茶詩《蜀茗詞》:“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煙輕處攪來勻。山僧問我將何比,欲道瓊漿卻畏嗔。”《春霽》:“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獨對春光還寂寞,羅浮道士忽敲門。”
 
  晚唐五代人呂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道教尊為呂祖,后世傳為八仙之一。他不僅作茶詩《大云寺茶》等,而且親自種茶。他云游至武夷山,種茶于天游觀。后世從觀前老茶樹上所采制的茶,稱之“洞賓茶”。
 
  晚唐鄭遨,唐昭宗時舉進士不第,入少室山為道士,號逍遙先生。其《茶詩》:“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晚唐溫庭筠在《西陵道士茶歌》詩中寫到:“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jīng)。疏香皓齒有馀味,更覺鶴心通杳冥。”與溫庭筠齊名的李商隱,《即目》詩云:“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道士們,一邊讀經(jīng)、下棋,一邊煎茶、品茶,以茶助修行,道心通杳冥。
 
  (二)隱士及有道家思想傾向的文人與茶
 
  隱士介于士與百姓之間,隱逸行為主要是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結(jié)果。老子以“自隱無名為務(wù)”,騎青牛西出函谷關(guān),不知所終。莊子有不事王侯、逍遙人間的隱逸思想。隱士們退居于野,不慕名利,貴己養(yǎng)生,傲視王候,不為物役,游心于淡。退居山林的隱士與道家有著不解之緣,不少隱士雖未正式側(cè)身道流,實則與道士無異,多以道家思想、道教方術(shù)怡情悅性。
 
  茶是隱士生活中的必須品,煎水品茶,反映出隱士們崇尚自然,返樸歸真的人生旨趣。隱士與茶有著特殊的關(guān)系,一部中國茶學史離不開隱士的歷史。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葉著作《茶經(jīng)》,就是由隱士陸羽所作。
 
  陸羽(733—804)自稱桑苧翁,江湖人稱竟陵子、東岡子,朋友又稱其陸山人、陸處士。陸羽出生于楚地競陵(今湖北天門),老莊哲學、屈宋詩歌等楚文化在南方的影響廣被,當然也影響著陸羽,這從陸羽的人生軌跡中清楚地可以看出來。陸羽終生未娶,孑然一身,執(zhí)著于茶的研究,用心血和汗水鑄成不朽之《茶經(jīng)》。茶道之形成,陸羽功莫大焉?!度莆?middot;陸文學自傳》:“上元初,結(jié)廬于苕溪之濱,閉關(guān)對書,不雜非類,名僧高士,談燕永日。”《新唐書·陸羽傳》:“上元初,更隱苕溪。自稱桑苧翁,闔門著書,或獨行野中,誦詩擊木,徘徊不得意,或慟哭而歸,故時謂今之接輿也。久之,詔拜太子文學,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職。”陸羽堅辭太子文學和太常寺太祝職務(wù),不愿入仕為官,可說是滲透了道家思想的影響。
 
  陸羽少年時雖曾心慕儒學,但最終還是成為處士(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在陸羽的友人里面,有女道士李冶。李冶因病孤居太湖小島時,陸羽曾泛舟前去探視,李冶以詩作答,足見二人友誼;陸羽與之交往密切的玄真子張志和,為當時著名隱士;陸羽曾深入道教圣地茅山考察茶事,晚年一度寓居江西洪州玉芝道觀;《茶經(jīng)》中有許多道教色彩的羽化飛升、神仙鬼異的茶故事,所列唐代以前茶人,道家人物居多。他淡泊名利,曾寫下“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競陵城下來”如此意境高遠的詩歌。“一生為墨客,幾世作茶仙”(耿湋《連句多暇贈陸三山人》),“羽嗜茶,著經(jīng)三篇。時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煬突間祀為茶神”(《新唐書·陸羽傳》)。早在唐代,民間已把他奉為“茶仙”,祀為“茶神”。河北唐縣出土了一尊白瓷陸羽像,頭戴道士荷花冠,雙腿趺坐,面如孩童。今人對此瓷像解釋頗多,然而放在道教就不難理解,神仙可以是“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一個得道的高人,當然是返老還童,面如稚子。
 
  李約,字存博,原名行純,因避唐憲宗李純諱改名約。德宗時曾任潤州大理評事、諫官等,憲宗時歷任起居舍人、兵部員外郎,后棄官終隱。“所居軒屏幾案,必置古銅怪石,法書名畫,皆歷代所寶。坐間悉雅士,清談終日,彈琴煮茗,心略不及塵事也。”(辛文房《唐才子傳》)李約所交皆雅士,常在一起品茗聽琴,雖清談終日,卻不涉凡塵俗事。“雅度玄機,蕭蕭沖遠,德行既優(yōu),又有山林之致。琴道、酒德、詩調(diào)皆高絕,一生不近粉黛。性喜接引人物,不好俗談。”(趙粼《因話錄》)“李君以至行雅操,著名當時,逍遙道樞,脫落榮利,識洞物表,神交古人,而風致之余,特精楷隸。”(《蕭齋記》)李約雅好琴、詩、酒、茶,善畫梅,精楷隸,好蓄古玩,一生未娶。有詩一卷,樂譜一卷,《道德真經(jīng)新注》四卷。《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續(xù)編》卷五《火師汪真君傳》載:“汪真君,名子華,字時美,道教神霄派闡教之祖師。年四十,而三舉不第,乃棄儒學道,與顏真卿同師白云先生李約。”崔備有《使院憶山中道侶,兼懷李約》詩。李約“逍遙道樞”,乃道教神霄派闡教祖師汪真君之師,所作《道德真經(jīng)新注》四卷被收入《道藏》,崔備憶念山中道侶時也不忘李約,可以想見李約與道教的關(guān)系。
  李約,“嗜茶,與陸羽、張又新論水品特詳”(《唐才子傳》)。李約于唐德宗時在浙西幕府任大理評事,曾在湖州得古鐵一片,與常居湖州的陸羽有過交往,曾在一起切磋茶藝,相較水品。唐憲宗時,也與新科狀元、永嘉刺史張又新論水品。“曾奉使行至陜州硤石縣東,愛渠水清流,旬日忘發(fā)”(《因話錄》)。李約善于鑒泉品水,遇佳水則流連往返。“客至不限甌數(shù),竟日持茶器不倦”(《因話錄》)。李約性喜接引人,以茶待客,客至則品茗論藝,往往清談終日,竟日炙茶煎茗不輟。
 
  溫庭筠《采茶錄》“辨”條記:“李約,汧公子也。一生不近粉黛,性辨茶。嘗曰:茶須緩火炙,活火煎?;罨?,謂炭之有焰者。當使湯無妄沸,庶可養(yǎng)茶。始則魚目散布,微微有聲;中則四邊泉涌,累累連珠;終則騰波鼓浪,水氣全消,謂之老湯。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因話錄》和《唐才子傳》均有類似記載。唐代茶多為餅茶,煎時先用緩火(文火)炙烤,然后搗碎碾末入湯而煎。煎湯須用活火(武火)。李約精于茶藝,活火煎湯之法,確為經(jīng)驗之談。后來蘇軾《江煎茶》詩有“活水還須活火煎”,《試院煎茶》詩有“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fā)新泉”,便是用李約活火煎茶的典故。道家學者李約精于茶道,善于鑒泉評水,候湯煎茶,對唐代煎茶道的規(guī)范和發(fā)展非常有貢獻。
 
  盧仝(約795—835年),曾隱居少室山,自號玉川子。朝廷曾兩度征他為諫議大夫,但他不愿仕進,均不就,寄情山水之間。其《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膾炙人口,“七碗茶”流傳千古。“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該詩細致地描寫了飲茶的身心感受,特別是五碗茶肌骨俱清,六碗茶通仙靈,七碗茶得道成仙、羽化飛升,闡明了道教的飲茶觀,高揚心靈的超越境界。
  盧仝
 
  張志和(約714—774),年十六以明經(jīng)擢第,肅宗時待詔翰林,后授左金吾錄事參軍。在被貶、喪親后無意宦海,遂隱居會稽東郭、湖州西塞山,扁舟垂綸,浮三江,泛五湖,徜徉于青山綠水之間,自號煙波釣徒。著書《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遂號玄真子,又作《大易》十五卷。其父“清真好道,著《南華象罔說》十卷,《沖虛白馬非馬證》八卷”(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張志和承襲其父的學道淵源,“邈玄真,超隱淪。齊得喪,甘貧賤。泛湖海,同光塵。宅漁舟,垂釣綸”(同前)。張志和與茶僧皎然、茶圣陸羽友善,亦喜飲茶。“肅宗嘗賜奴婢各一,玄真配為夫妻,名夫曰漁童,妻曰樵青。人問其故,曰:漁童使捧釣收綸,蘆中鼓枻;樵青使蘇蘭薪桂,竹里煎茶。”(同前)張志和專門安排奴仆樵青每天竹間煎茶。
 
  顧況(約725—約814),至德進士,曾官著作郎。晚年隱居句容茅山,自號華陽真逸。他繼晉杜育而作《茶賦》,是為唐代第一篇茶文,又作《焙茶塢》、《過山農(nóng)家》等茶詩。
 
  李德裕,好服藥,從道士李終南受丹砂丸。作為宰相,他協(xié)助唐武宗毀佛崇道。他也是個茶人,尤喜舒州天柱茶,有《憶茗芽》、《故人寄茶》等茶詩。
 
  李德裕
 
  陸龜蒙(?--約881)字魯望,姑蘇(今江蘇蘇州)人。曾任湖蘇二州從事,后隱居甫里,自號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又號天隨子。有田數(shù)十畝,因地勢低下,雨潦則與江通,故常苦饑。于顧渚山下經(jīng)營一茶園,歲取租茶,自為品第,著有《品第書》,可惜失傳。辛文房《唐才子傳》謂其時放扁舟,備書籍、茶灶、筆床、釣具等,優(yōu)游于太湖之上。曾作《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內(nèi)容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十題,幾乎涵蓋了茶葉制造和品飲的全部。
 
  在愛茶的詩人中,與陸羽過從甚密的皇甫冉,“耕山釣湖,放適閑淡”,與陸羽有過交往的孟郊早年隱居嵩山。于鵠隱居漢陽,張祜隱居丹陽,司空圖隱居中條山。
 
  (三)茶道本于道教
 
  釋皎然(約720—805),俗姓謝,字清晝,湖州長城卞山(今浙江長興)人,中唐著名詩僧。有《杼山集》十卷、《詩式》五卷等傳世。其為學也,兼于內(nèi)外;其為文也,融貫情性;其為道也,達于禪律??盀橛刑圃娚N楚,一代之偉才。
 
  《杼山集》卷一有《南湖春泛有客自北至說友人岑元和見懷因敘相思之志以寄焉》一詩,其詩云“……資予長生訣,希彼高仙儔。此情今如何,宿昔師吾謀。別年謁禪老,更添石室籌。……”。“資予長生訣”之句,下有小注云“予嘗受以胎息之訣”,表明皎然曾學過道教長生之術(shù),知胎息之訣。皎然后來又寫了不少游仙詩,也不乏與道士往來的故事,可見他對道教仍未忘懷。
 
  皎然本質(zhì)上是個文人,身在空門,心融儒道。皎然宗道家簡約樸質(zhì)自然之道,其茶詩實以道為本。“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名藏仙府世空知,骨化云宮人不識”(《飲茶歌送鄭容》)。丹丘子飲茶羽化,名藏仙府,骨化云宮,盡是道教玄語。而其最著名的《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云:“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瓢沫香,何似諸仙瓊?cè)餄{。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以茶比之“諸仙瓊?cè)餄{”,“三飲便得道”,誰人知曉修習茶道能全真葆性,神仙丹丘子深諳此理。通篇述道教言辭意境,標清倡真。
 
  皎然的茶道理念來源于道教。他一再強調(diào),“丹丘羽人輕玉食,采茶飲之生羽翼”,“三飲便得道”,“孰知茶道全爾真”。《莊子·魚父篇》云:“真者,精誠之至,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也。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道家的“真”是指不事雕琢、質(zhì)直平淡的自然狀態(tài),也即是人的本然狀態(tài)、本性,真與性、德同義。全真就是全性,就是全德,就是得道。后來金時王喆就以“全真”名其道派,其教義集中體現(xiàn)于“全真”二字,謂使“真性”保全。皎然顯然認同道教的飲茶可以得道、全真的理念,將茶道的起源歸于道教。作為佛教徒的皎然,卻將茶道的發(fā)明權(quán)讓與道家。這不是佛教的謙虛,而是事實如此。
 
  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記:“楚人陸鴻漸為《茶論》,……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臨淮縣館?;蜓圆苌撇枵撸罟垶橹?。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左右刮目。……既到江外,又言鴻漸能茶者,李公復(fù)請為之。鴻漸身衣野服,隨茶具而入。既坐,教攤?cè)绮芄适拢罟谋芍?rdquo;常伯熊無官階,其打扮既非文士,更非平民百姓,似是道士。按道士法服的基本形制為:上著褐,下著裙(裳),外罩帔。《洞玄靈寶道學科儀》卷上《制法服品》曰:“法帔二十八條,以法二十八宿宿中之神。亦聽二十四條。隨道學之身,過膝一尺。皆以中央黃色為正。”帔以黃色為正。《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三引南北朝所出之《科》書曰:“道士、女冠,皆有冠、幘,名有多種,形制各殊,……并用谷皮筍籜或烏紗純漆。”道士平時戴巾、幘,作法事時戴冠,而巾冠之名稱、式樣則有多種,材料或用“烏紗純漆”。據(jù)《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卷五《法服圖儀》:正一法師,玄冠、黃裙、絳褐、絳帔二十四條;高玄法師,玄冠、黃裙、黃褐、黃帔二十八條;洞神法師,玄冠、黃裙、青褐、黃帔三十二條;洞玄法師,芙蓉冠、黃褐、黃裙、紫帔三十二條;洞真法師,元始冠、青裙、紫褐、紫帔青裹,表二十四條,里十五條;大洞法師,元始冠、黃裙、紫褐加上清法,五色云霞帔;三洞講法師,元始冠、黃褐、絳裙、九色離羅帔。大洞女冠,飛云鳳氣之冠;山居法師,二儀冠,上下黃裙帔三十六條;凡常道士,平冠,上下黃裙帔二十四條;凡常女冠,玄冠,上下黃裙帔十八條。這其中有高玄法師、洞神法師著玄冠、黃帔,山居法師、凡常道士著黃裙帔。常伯熊著“黃被衫、烏紗帽”,亦即黃帔、玄冠,與道士冠服一致。常伯熊精于茶藝,且對陸羽《茶論》(《茶經(jīng)》的前身)進行了廣泛的潤色,促成唐代“茶道大行”。常伯熊“手執(zhí)茶器,口通茶名,區(qū)分指點”的茶藝演示,也似乎借鑒了道教齋蘸的儀式。
 
  茶道,無非就是籍飲茶而修道、悟道、證道。由藝而進道,也就是道教的以術(shù)證道。通過飲茶之道(茶藝)來修道,最終進入飲茶即道的自然境界。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三位一體。可以說,隱士陸羽著《茶論》,奠定了茶道的基礎(chǔ)。道士常伯熊對陸羽《茶論》“廣潤色之”,造成“茶道大行”。中國茶道是在道家思想的直接影響下而形成的。茶道之形成,在唐肅宗、代宗朝。茶道之大行,始于德宗朝。
 
 ?。ㄋ模┬〗Y(jié)
 
  唐代,就思想建樹而言,佛教成就最大,道家次之,儒家又次之。在政治制度、人倫日用領(lǐng)域,儒家的影響明顯,但在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道家和佛教的影響更大一些。就其對茶道及茶文化的影響而言,則儒、佛皆不如道。
 
  中國茶道形成于八世紀后期的中唐初期。其時佛教中國化的禪宗南宗惠能一系的影響還不及神秀的北宗。南宗禪的興盛是在唐末五代至北宋,成“五家七宗”。南宗禪對茶道及茶文化的影響在九世紀以后。談及禪佛教對茶道的影響,人們往往例舉趙州從諗禪師的“吃茶去”公案。從諗禪師受南泉普愿禪師的啟發(fā)而開悟,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八十歲左右駐錫趙州觀音院,弘法傳禪40年,圓寂于唐昭宗乾寧四年(公元897)。“吃茶去”公案當在大中十一年后所出現(xiàn),時屬晚唐,此時煎茶道已流行近一個世紀,并遠傳朝鮮、日本。再說,“吃茶去”與“吃粥去”、“洗缽盂去”一樣,意在平常即道,并無與茶的特別關(guān)系。
 
  總之,在中國茶道和醞釀和形成過程中,以道家對其影響最大,儒家次之,佛教又次之。
 
  注:本文是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十五”規(guī)劃(2005)重點研究項目“中華茶文化與道家關(guān)系研究”的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一至四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4年
 
  [2]陳彬藩、余悅、關(guān)博文:《中國茶文化經(jīng)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
 
  [3]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一冊,中華書局1987年
 
  [4]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二冊,中華書局1989年
 
  [5]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三冊,中華書局1990年
 
  [6]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四冊,中華書局1990年
 
  [7]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第五冊,中華書局1995年
 
  本文原載程啟坤、鄧云峰主編:《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第三屆嶗山國際茶文化節(jié)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P356-363

相關(guān)推薦

茶情報實用文章精選

茶情報實用文章精選

看了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