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繁榮近200年的中俄茶葉之路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和中亞、歐洲之間有一條古絲綢之路,它曾經是中西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通道,卻很少有人知道,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在我國的北方草原曾有一條縱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腹地并且能直抵歐洲的駝道。那是一條已經被歷史塵封,被世人遺忘的中俄茶葉貿易之路。這條茶葉之路繁榮了近200年,是當時重要的國際商道。
 
  昔日的邊境小沙丘恰克圖  逐漸演變成“沙漠威尼斯”
 
  中國是茶葉的原產國,早在公元16世紀,已有茶葉出口的歷史。公元1654年,俄國公使巴伊科夫在北京住了半年多,清政府每天提供一定的普洱貢茶給俄國使團,巴伊科夫在同清政府打交道的北京貿易談判中,購買了茶葉帶回國。公元1674年,莫斯科已經有中國茶售賣。
 
  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不但確認了兩國東段的邊界及其走向,也正式開啟了兩國間的商貿往來。公元1716年,俄國來華商隊開始成交茶葉,此后,茶葉逐步成為俄國商隊采購的重要商品。
 
  1727年,清政府與沙俄帝國簽訂《恰克圖條約》,確定了兩國在這一地區(qū)的邊界線,更豐富了清王朝與俄國的貿易形式。從此,兩國貿易局面一步步打開,從單純的商隊貿易逐步過渡到商隊與邊境互市貿易并存。
 
  恰克圖這個昔日的邊境小沙丘,也由于貿易的發(fā)展,逐漸演變成大漠以北的商業(yè)“都會”,繁榮一時,被俄羅斯和歐洲的商人稱為“西伯利亞漢堡”和“沙漠威尼斯”。造成這種繁榮的根本原因就是茶葉貿易。當時,茶葉是兩個大國主要的進出口商品。中國茶葉輸入俄國后,開始還只是俄國王公貴族、富商和文化名流的時尚飲品,到了18世紀末,茶葉就成為了俄國西伯利亞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在俄土戰(zhàn)爭和俄法戰(zhàn)爭中,俄國軍隊還配備了中國茶葉。
 
  從19世紀開始,清政府同俄國的茶葉貿易進入了輝煌時期,茶葉出口量逐漸超過棉布、絲織品而躍居第一位。公元1811年,茶葉出口俄國達8萬普特,公元1820年超過10萬普特,茶葉已占當時兩國貿易額的88%。1857年,馬克思在《俄國對華貿易》中說:“在恰克圖,中國方面提供的主要商品是茶葉,俄國方面提供的是棉織品和皮毛。以前,在恰克圖賣給俄國人的茶葉,平均每年不超過100萬箱,但在1852年卻達到了175萬箱,買賣貨物的總價值達到1500萬美元之巨……由于這種貿易的增長,位于俄國境內的恰克圖就由一個普通的集市發(fā)展成為一個相當大的城市了。”輸出到俄國的中國茶以磚茶為主,開始是云南的普洱茶磚。普洱茶磚是為適應茶馬古道的馬幫長途運輸而生產的,主要銷往俄國韃靼地區(qū)和西伯利亞。俄國人將它與奶油、鹽以及香料一起煮著吃。中國其他地方的茶葉,也是先制成茶磚,然后出口到俄國。
 
  當時的茶葉經營者  為非產茶之省的晉商
 
  磚茶均來自中國南方,而當時的茶葉經營者卻是非產茶之省的晉商。這與山西的地理環(huán)境有關。山西地處中原農業(yè)地區(qū)與北方游牧民族地區(qū)的中間地帶,據(jù)清咸豐《汾陽縣志》載:“晉省天寒地瘠,生物鮮少,人稠地狹,歲歲年入,不過秫麥谷豆。此外一切家常需要之物,皆從遠省販運而至”。在這種艱苦環(huán)境下,晉商以南北物資交流為主業(yè),“販運綢緞于杭州,販茶糖于漢口,販葛布于四川,販棉布于直隸”,轉而再將這些貨物“售于新疆、內外蒙及俄羅斯等地”。他們歷年長途販運茶葉,與俄國商人合作,開拓出一條專門輸送茶葉到俄國的國際商道。它南起閩贛鄂,經漢水晉中,北達蒙古、西伯利亞、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輸出茶葉為主,故稱中俄茶葉之路。
 
  清咸豐年間,受太平天國戰(zhàn)火影響,茶路一度中斷數(shù)年。精明的晉商改為采運兩湖茶,就地加工成茶磚,由陸水湖運至漢口集中,溯漢水(即襄河)至樊城,然后舍舟登陸,改用畜馱車運,經河南唐河、社旗,從洛陽渡黃河,過晉城、長治、太原、大同至張家口,或從晉北的玉右的殺虎口入內蒙古的歸化(今呼和浩特),再由旅蒙晉商換為駝隊,在荒原沙漠中跋涉1000多公里,至中俄邊境口岸恰克圖交易。俄商們再販運至伊爾庫茨克、烏拉爾、秋明,一直通向遙遠的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漢口被譽為“茶葉港”  與恰克圖成姊妹城市
 
  漢口,在清代是江南大宗茶葉外貿的加工與集散地。中俄茶葉之路,以漢口為起點,經恰克圖到俄國和歐洲腹地。有“沙漠威尼斯”之稱的恰克圖,與中國江南水鄉(xiāng)的漢口,位置上一北一南,因為茶葉貿易的聯(lián)系,它們成了一對姊妹城市。
 
  由中國銷往英國和俄國的茶葉,大量由漢口起運。1861年由漢口港出口的茶葉為8萬擔,1862年為21.6萬擔,以后逐年增加。從1871年至1890年,每年出口達200萬擔以上。這期間中國出口的茶葉,壟斷了世界茶葉市場的86%,而由漢口輸出的茶葉占國內茶葉出口的60%。穿梭往來的運茶船隊不斷進入漢口港,停泊茶船的碼頭長達15公里多。漢口因此被歐洲人譽為“茶葉港”。
 
  1863年至1873年,俄商在羊樓洞開設了順豐、新泰、阜昌3個茶廠。為了與英商爭奪茶源,俄商不僅以高出英國人幾個百分點的價格收購茶葉,就地加工,再運至漢口的俄商洋行轉口出售,甚至在1874年將3座茶廠搬遷到漢口。1893年,俄商又設柏昌茶廠。順豐茶廠還在江邊辟有順豐茶樓碼頭,這是武漢三鎮(zhèn)第一座工廠專用碼頭。
 
  在漢口英俄茶葉商戰(zhàn)中,英商終于敗北,撤離漢口茶市,轉到印度和斯里蘭卡去開辟印度紅茶市場,俄國人壟斷了漢口茶市。1905年,橫貫西伯利亞的大鐵路全線通車,羊樓洞及漢口的茶葉,絕大部分由火車輸往俄國,往昔繁忙的由漢口至恰克圖的茶葉商道衰落,成為歷史的陳跡。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后,輸俄茶葉貿易日趨衰落,在漢口的幾家俄商茶廠相繼關閉,長達兩個世紀的中俄茶葉之路終于淡出歷史舞臺。
 
  如果中斷中俄的茶葉貿易  俄羅斯人會怨聲載道
 
  中俄茶葉之路的繁榮,首先是經濟的需要,尤其是俄國經濟的需要。到17世紀,中國的磚茶在歐洲和俄國已經培養(yǎng)起一個穩(wěn)定而龐大的消費群體。公元1764年,俄國人米勒在他所寫的關于赴華使團的意見中說:“茶在對華貿易中是必不可少的商品,因為我們已習慣了喝中國茶,很難戒掉。”在蒙古大草原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一帶,那些以肉奶為主食的游牧民族,由于長期食用中國普洱茶,以至于“寧可一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
 
  俄國作家托爾斯泰的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寫到了俄國人喝中國普洱茶的情狀。由于喝茶,“在俄國人這兒,早已形成一種單獨的、不可或缺的需求”,而且恰克圖的茶葉貿易主要是供應俄羅斯市場。一旦該地區(qū)貿易中斷,中國不再提供茶葉,那些“居住在從恰克圖到芬蘭灣這廣袤的土地上的大量需求茶葉的(俄羅斯)居民”,便只有去購買從西歐或北歐運來的茶葉,比如從英國運來的。西北歐諸國不產茶葉而只進行茶葉加工,價格非常昂貴。如果中斷中俄的茶葉貿易,俄羅斯人會怨聲載道。
 
  不僅如此,恰克圖貿易一旦關閉,一大批原來依靠這種貿易為生的商戶、駝戶、獵戶和腳夫等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會紛紛陷入破產,給沙俄的社會穩(wěn)定帶來麻煩。恰克圖貿易的中斷,還會給俄方帶來巨大的財政損失。據(jù)俄羅斯政府有關部門的估計,“由于取消了這種貿易,使俄羅斯國庫每年損失了60萬盧布的稅收。而當時在西伯利亞轄區(qū)內,私人資本流通額總計才不過300萬盧布。”所以,俄羅斯政府希望保持與清政府的正常貿易秩序,因為與中國的茶葉和其他商品貿易是“俄國獲利最大的貿易,大概俄國人所從事的任何一種貿易都無法與之相比”。
 
  政治需要促使兩國恢復恰克圖邊境貿易
 
  從清王朝這一方面講,由于廣大的西伯利亞、外興安嶺和阿拉斯加等地區(qū)被沙俄占領,減少了清王朝珍貴動物皮毛的收獲,清王朝客觀上也需要進口一些產于寒冷地帶的珍貴毛皮。即便如此,清王朝對外貿易的積極性仍然不高。政治需要促使兩國恢復以中俄茶葉之路為主線的恰克圖邊境貿易。當時,英、法、美等歐美列強千方百計地向中國市場滲透,從列強爭奪中國市場的角度來看,俄國希望恢復傳統(tǒng)的恰克圖邊境貿易,以重新控制中國的北方市場。特別是19世紀,沙俄出于同英國的競爭和對遠東的爭奪,不但積極加強同中國在北部邊疆的貿易,而且積極修建大西伯利亞鐵路,改善運輸條件。
 
  從中方來說,清王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無論是東南沿海,還是北部邊疆,清王朝都嚴格限制對外貿易。16世紀以后,隨著俄羅斯統(tǒng)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沙俄帝國不斷加快對外擴張的步伐,在極不情愿的情況下,清王朝不得不與北方強大的鄰國打交道。19世紀中葉以后,歐洲列強和日本加大了對中國的侵略力度,清王朝盡管一千個不愿意,但還是得恢復和保持中俄自中國中原腹地到恰克圖的茶葉和其他商品貿易,奉行以夷制夷的政策,企圖依借沙俄來抵制英國、日本等帝國主義的入侵。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清王朝被迫開放漢口等長江流域的口岸,客觀上也促進了漢口—恰克圖這條中俄古茶貿之路的發(fā)展。此外,晉商集團對發(fā)展中俄茶貿之路也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中俄茶葉貿易之路,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持續(xù)了近200年,為推動中俄經濟貿易關系以及對我國內地的種茶業(yè)、茶葉加工業(yè)和運輸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它有力地促進了我國中原地區(qū)和俄國西伯利亞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加深了中華文明與俄羅斯文明的交流。這條曾繁榮一時的文化與商貿之路,雖然已在20世紀初淡出歷史舞臺,但它是我國中原文明與歐洲文明的一條重要的交通線和融匯點。(摘編自《北京日報》作者為武漢大學俄羅斯烏克蘭研究所所長劉再起)
買好茶 上茶窩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相關推薦

看了又看

中國茶館應當怎么玩?
中國茶葉外銷風云史:茶葉憑啥成為國際貿易的“硬通貨”?
南方人和北方人喝茶的區(qū)別
品茶,是最好的娛樂工具
為什么喝茶久了,反而喜歡一個人喝
開間小茶館,用一杯茶記錄所有的時光
酒可豪飲,茶需細品
人生像茶一樣,需經過煎熬才會出“滋味”
普洱雜志:空間美學重構茶文化
茶是知心人
解密歷代皇帝與茶的不解之緣
茶藝師,絕不是簡單的端茶送水那么簡單
不同的茶館不同的茶道
烏龍茶的傳聞趣事知多少?
茶葉是如何改變歷史的
把茶喝透,把事看透
茶是怎么變雅的?
在中國哪些茶葉最出名?
川藏茶馬歷史與茶飲文化:情深誼長到今朝
中國茶文化與茶道:茶,光榮的荊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