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臺灣與宜興鮮為人知的紫砂壺風云變幻

編輯:消失茶友

二十世紀初期,在商品經(jīng)濟體系的運作下,宜興紫砂壺產(chǎn)業(yè),蓬勃興旺,1932年紫砂產(chǎn)量和產(chǎn)值俱增。

?

并供應日本、東南亞等國訂貨,為近百年宜興紫砂生產(chǎn)特盛的一年。后因連年戰(zhàn)亂,產(chǎn)業(yè)蕭條,宜興陶業(yè)為之沉寂一時。

?

90年代紫砂一廠

?

直至1954年后,政府將當時流散在外的紫砂藝人組織為「紫砂生產(chǎn)工場」。 1958年4月,在原來的基礎(chǔ)上,正式建立「宜興紫砂工藝廠」。

?

此后,在廠方合作及多位老藝人保護傳統(tǒng)、培育人才的努力下,使紫砂這一傳統(tǒng)工藝后繼有人。

?

老藝人保護傳統(tǒng)、培育人才

?

『臺灣與宜興之間的茶壺緣』

?

臺灣是一個移民為主體的社會,在清代時期,伴隨福建的茶葉移植,大量閩粵移民進入臺灣,也將當?shù)厮⑿械摹腹し虿琛?,以及獨特的「工夫茶四寶」茶具帶入?/span>

?

臺灣史學家連橫(1878-1936)的《雅堂文集?茗談》:「臺人品茶,與漳、泉、潮相同……。茗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span>

?

其《劍花室詩集》也說:「若深小盞孟臣壺,更有哥盤仔細鋪。破得工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span>

?

工夫茶四寶

?

因此,早期移民帶入臺灣,以小壺、小杯為主要代表的「工夫茶俗」,特別適合搭配臺灣中部地區(qū)所產(chǎn)的烏龍茶。

?

以宜興紫砂壺沖泡,色、香、味俱佳,更能突顯各區(qū)茶葉獨特的氣韻(山頭氣)與品種香,迄今小壺飲茶之俗早已融入臺灣百姓日常生活中。

?

羅桂祥先生

?

『香港的媒介地位』

?

近代宜興紫砂壺能輸入臺灣,香港占了重要的媒介地位。1970年代后期,經(jīng)過長時間動蕩的大陸社會漸趨穩(wěn)定,宜興陶業(yè)生產(chǎn)慢慢回歸常態(tài)。

?

1981年10月香港羅桂祥先生為推動紫砂陶藝,在「第六屆亞洲藝術(shù)節(jié)」舉行宜興陶器展覽,紫砂壺藝的多樣性、材質(zhì)的優(yōu)異性,引起國際矚目,尤其吸引臺灣茶藝界、收藏界人士關(guān)注,認為紫砂壺是具有很高欣賞價值的藝術(shù)品。

?

1990年代臺灣販賣紫砂壺的茶行

?

由于兩岸政治因素的限制,宜興紫砂廠的海外市場便委由香港四大公司(錦鋒、英泰、雙魚、海洋)經(jīng)銷,此一階段,臺灣業(yè)者需由港商才能輾轉(zhuǎn)購買紫砂壺回臺轉(zhuǎn)銷,因此當時紫砂壺俗稱「港壺」或「港罐」。

?

又因當時臺灣政府的法令尚未開放進口紫砂壺,所以大量的紫砂壺其實是經(jīng)非正式管道,走私進入臺灣市場。有段時間甚至因為海關(guān)查察嚴格,若干紫砂壺底部的「中國宜興」印款需在境外予以磨除才能入境。

?

1990年代臺灣的紫砂壺展覽

?

『臺灣是宜興紫砂的第二故鄉(xiāng)』

?

究竟什么因素宜興紫砂壺在臺灣廣受歡迎?

?

首先,重要的先決條件是臺灣盛產(chǎn)烏龍茶,「世間茶具稱為首」的紫砂壺便是首選,臺灣人便開始風行用宜興產(chǎn)制的紫砂壺品飲烏龍茶。

?

「老人茶」品茗成為中產(chǎn)階級的休閑、社交活動,在如此熱絡的飲茶風氣下,自然對紫砂壺有大量的需求。

?

1990年代臺灣的紫砂壺展覽

?

其二,是香港的外緣因素輔助。1981年香港羅桂祥先生舉行宜興陶器展覽,其后香港一連串的紫砂精品展覽活動與出版品。吸引臺灣的茶壺代理商們,積極地到香港尋覓良好的工藝品,帶回臺灣供應壺友收藏。

?

其三,是臺灣解嚴、開放大陸探親旅游,加上股票上萬點,帶來資金動能。

?

《紫玉金砂》

?

其四,是臺灣出版事業(yè)對紫砂宣傳的推波助瀾,在雜志方面有《茶與藝術(shù)》(季野)、《壺中天地》(賴杰誠、萬妙玲)、《茶與壺》、《紫玉金砂》(趙寬仁、黃健亮、黃怡嘉)、《天地方圓》(江慶書)等;

?

此外,1989年成立的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則是出版了臺灣八成以上的紫砂書籍。經(jīng)由這些雜志與書籍的發(fā)行,為宜興紫砂壺的收藏與深化提供了重要的文化養(yǎng)分。

?

后面這兩項不僅拓寬紫砂壺在臺灣的收藏市場,讓更多的紫砂精品來到臺灣,收藏人口遽增,許多名家的作品受到廣泛傳播,促成了紫砂整體事業(yè)在臺灣的高峰期。

?

1993年訪臺的顧老

?

加上近年來紫砂壺在藝術(shù)品收藏市場上出盡風頭,大陸紫砂壺拍賣市場上,有大量的紫砂壺是從港臺回流到大陸的,購買回流紫砂壺要小心,既然是談回流壺,就必須了解一下當代宜興紫砂壺出口臺灣的一些情況。

?

大陸的紫砂經(jīng)營者,近年瞄準臺灣收藏家手里的名家名作,個別拍賣公司也到臺灣去征集淘金,不過,臺灣收藏家覺得自己來大陸炒作更具有競爭力,于是,大陸拍賣市場上送拍的幾乎都是臺灣回流紫砂壺。

?

可以說大陸拍賣市場上第一波紫砂熱浪是宜興人炒起來的,這第二波第三波都是有臺灣人運作,直至把紫砂壺推上了千萬等級的高峰。

?

1993年,顧景舟大師等11人,首度受邀訪臺,深受歡迎

?

宜興每天有集裝箱出運到臺灣,臺灣紫砂壺的貿(mào)易幾乎是瘋狂的,買紫砂壺不是按照品種數(shù)量和質(zhì)量,而是按照每一箱多少錢來計算的。

?

那時出口到臺灣去的紫砂壺良莠不齊,大量的日用商品紫砂壺,被一般的紫砂愛好者收藏,近幾年從臺灣回流到大陸的紫砂壺99%都是這種紫砂壺。

?

目前市場上炒作的所謂綠標、黑標、激光商標都僅僅是出口的一個標志,絕對不是紫砂壺等級的標準。

?

1993年臺灣知遠研究發(fā)展基金會主辦的“宜興陶瓷藝術(shù)作品展示會”

?

由于當時與臺灣沒有三通,臺灣人直接來宜興還有些困難,大多是以探親的名義取道上海,精明的臺灣壺商卻克服各種艱難險阻來宜興購壺,或在上海靜安賓館等常年包房,后來干脆長駐在宜興上海飯店,由宜興壺販子直接送來。

?

大規(guī)模的紫砂壺開始從偷偷帶回臺灣變?yōu)閹讉€臺灣人租用航班空運或走水路從廈門海上轉(zhuǎn)運,在1986年以后,當時宜興出廠價10元人民幣的壺,到臺灣可以賣120美元。

?

1995年的「當代紫砂精品展」,潘持平技術(shù)示范和交流

?

由此,來宜興販買紫砂壺的人越來越多,起初多是臺灣的無業(yè)游民,后來開始有專業(yè)的古董商參與,販壺的質(zhì)量開始提高。

?

從1984年開始,臺灣人開始注意收藏顧景舟、蔣蓉、呂堯臣、徐漢棠、汪寅仙這批人的高檔紫砂壺了,由于他們的壺價格高,數(shù)量少,只能訂制。

?

于是,他們即高調(diào)訂制,當他們把壺拿到手后,就會請宜興當?shù)氐母呤謱嵎聦嵶鋈轿灏迅叻缕芬黄饚Щ嘏_灣。

?

1995年的「當代紫砂精品展」,何道洪、潘持平技術(shù)示范和交流

?

當然,這類高仿品必須達到次真跡一等,原料、工藝造型必須達到99%的相似度,甚至重量,印款幾乎一致,行業(yè)外的人根本無法辨認,名人名作的贗品偽作在收藏者手里越來越多。

?

于是,臺灣人教會了丁山紫砂工藝師代工的訣竅,從此,宜興進入了600年紫砂歷史上代工最為泛濫的時代,而且此項業(yè)務至今“繁榮昌盛”。

?

臺灣市場紫砂壺從2005年進入到一個相對飽和的時期,市場價位開始往下掉,由于大陸經(jīng)濟的發(fā)展,臺灣開始有人把收藏的紫砂壺委托在大陸開茶葉商鋪的老板代銷,也有人在香港的古玩行里寄賣。

?

1998年,李志平廠長、汪寅仙、何道洪、吳群祥、葛陶中、江建翔、陳國良、張慶臣等人訪臺

?

1999年《有壺同享?有難同當—兩岸紫砂茗壺賑災義賣會》

?

很快,宜興的商家嗅到了這個機會,于是,從2008年開始,宜興人一批批到臺灣收購紫砂壺回來,由于商家的鑒賞水平有限,開始的時候,買來了不少贗品偽作。

?

后來就發(fā)展到要去宜興找到作者證明是真跡才付款,這樣,又使得宜興的高工大師多了一條唾手可得的生財之道,賣「證書」而不是賣藝術(shù)。

?

照現(xiàn)在紫砂壺的分類,臺灣回流壺以日用紫砂壺為主,藝術(shù)收藏類的紫砂壺很少,由于2006年宜興當?shù)卣炎仙暗V封掉以后,人們?yōu)榱藢ふ尹S龍山紫砂原礦所做的壺,就把臺灣市場上日用類紫砂壺一掃而空。

買好茶 上茶窩 正品保障 品類齊全
查看

推薦閱讀

評論

0條
發(fā)布失敗,請檢查您的輸入。
您還沒有登錄
點此登錄 取消
0